"Day 156: 楊世雄回絕停止嘗試。他說已經找到了新的投資人,要把嘗試推向'下一個階段'。上帝啊,他們到底想乾甚麼..."
最後一條記錄的日期是火警產生前一天:"不能讓他們得逞。所稀有據我都做了備份,另有阿誰裝配...必須確保它永久不會落入他們手中。如果有人找到這份記錄,請務必謹慎。他們會不擇手腕..."
"等等。"她俄然說,"把第三頁放大。阿誰署名..."
話冇說完,監護室又傳來一陣短促的警報。她衝疇昔一看,瞳孔猛地收縮。
他們重新回到電腦前。U盤裡有大量質料:訊息報導、變亂調查、目睹者證詞...明顯李明花了很多時候清算這些。
走廊裡俄然傳來短促的腳步聲。護士推焦搶救車衝進重症監護室,各種儀器收回刺耳的警報。
"是他。"張琳咬牙切齒,"鋼琴師。"
"該死。"劉青快速查抄數據,"藥效正在反彈。如果不及時注射新的中和劑..."
"等等..."劉青如有所思,"視頻裡不是說量子領受器能夠通過特定頻次傳輸信號嗎?會不會..."
劉青嘗試破解加密,但傳統體例都無效。合法他籌辦放棄時,張琳重視到檔案屬性裡有個特彆標記:"量子加密"。
"產業區。"鋼琴師說,"是時候完成先生的遺言了。"
內裡隻要兩樣東西:一張輿圖和一段灌音。輿圖上標註了一個位置,位於城郊的燒燬產業區。而灌音是一段簡短的對話。
與此同時,一輛玄色轎車正在高速公路上奔馳。後座上,李明昏倒不醒。鋼琴師透過後視鏡打量著他。
"不但是配方的題目。"劉青調出另一份檔案,"你看這個數據模型。如果冇有量子領受器的調度,任何基因改革都會失控。他們需求這個裝配來穩定..."
他調出另一個檔案。與其他充滿專業術語的陳述分歧,這更像是私家條記:
他調出硬盤裡的數據,很快找到了一組頻次參數。將其輸入解密法度,檔案夾回聲而開。
"...裝配已經藏好了。記著這個頻次,隻要量子領受器才氣啟用...千萬不能讓他們獲得...等機會成熟,就去產業區找我..."
"李明的父親。"張琳喃喃道,"本來這個項目從一開端就是他在賣力。"
"這是..."
張琳靠近螢幕。那些專業術語她看不太懂,但有幾個關頭詞很奪目:量子領受器、構造再生、基因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