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_第377章 把皇帝乾掉的設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幾道旨意以後,都附有幾句冷冰冰的話:此三事皆由都察院遣派專人羈繫履行。但有膽敢高低其手、伸手貪墨者,當誅九族,追贓直至後代兒孫。

四月二旬日,著戶部與兵部共同代理捐納事件。朝臣捐納一萬兩以上者,詳列其名載諸邸報,明發天下,以示旌表。百姓捐納十萬兩以上者,賜以子爵,蔭其一子免試進入太學讀書。

明眼人都能看出,幾位宰輔重臣與軍方大佬幾近撐起了大夏朝堂的大半邊天,而天子召見的幾位禁軍將領,無一不與方纔離任海關總督的楊致有舊。遐想到拋諸朝議的陳文遠與王雨農連袂力諫楊致的奏章,天子任用楊致統軍掛帥應已毫無牽掛。賦以舉國過半兵力之任,同時允其家眷搬家回籍。這在大夏建國以來可謂前所未有。

擺平朝議已屬不易,以後天子足足花了近半個月的工夫,才得以落實。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金子善服侍了新老兩代天子,這點憬悟還是有的:“皇上聖明。”

蒲月月朔日,當秉筆內侍將賜封楊致的聖旨呈送至禦書房的案頭時,趙啟不由長長舒了一口氣。

楊猛辯駁道:“爹爹隻是大將軍,天然要聽天子孃舅的。你倒是說說,爹爹如何才氣比天子孃舅更威風?”

“楊致提過一次,但隻是一語帶過。”趙啟沉吟道:“他當時隻說每年起碼會破鈔二百萬兩以上采買軍器,以儘能夠的減少我軍傷亡。”

楊致的回書極其簡樸:甚善。請郡主攜後代儘快至信陽團聚。

禁軍將領除陳準是驍騎將軍的頭銜。沈重、劉當、張得勝隻是一介偏將,衛飛揚當今在禁軍的職司僅是都尉,與其說是將領,還不如說都是中下級軍官。能獲天子伶仃召見,已是無上殊榮。

蒲月初六日,天子親率文武百官出長安城南三十裡,為楊致置酒壯行。旗號烈烈,軍容整肅,氛圍寂靜,場麵極顯昌大。

從四月二十一日開端。君臣之間一個堅辭、一個堅留的戲碼正式上演。如此這般四日以後的四月二十五日,楊府終究迎來了天子一道駢五駢六的聖旨,絕大多數人都聽得雲山霧罩,但總的意義還是弄明白了:你不就是想走嗎?我不留你了,滾吧!

楊驍擰眉弄眼的想了想,隨即滿臉放光的道:“這有何難?叫爹爹把天子孃舅乾掉不就行了?”

楊驍則有些不覺得然:“大哥,你懂甚麼?爹爹再如何威風,有天子孃舅那般威風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