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驍則有些不覺得然:“大哥,你懂甚麼?爹爹再如何威風,有天子孃舅那般威風麼?”
就算天子準了他的去官返鄉的奏章,在聖旨未下之前,滿天下的竄門告彆明顯不太合適。所謂告彆,實在也就是那麼回事。不過是一一打個號召,奉告他們哥要滾蛋了,成心機麼?
金子善思考半晌,躊躇道:“主子心中有個小小憂愁,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啟幽幽歎道:“朕不敢自誇聖明。但自發得也不是太蠢。朕內心非常明白,任用楊致統軍滅楚,實際上就是一場豪賭。縱觀大局,與楊致比擬。朕自認手上的賭本還算薄弱。若朕輸了也輸得起,大不了多花十年時候勵精圖治,重振大夏。若朕贏了也博得起,為大夏創下不世功業,成績千古一帝的申明。以是。朕以為值得一賭!”
“在朕麵前另有甚麼好藏著掖著的?有話就直說吧!”
楊猛一臉鎮靜的道:“爹爹真夠威風的!今後我如果有爹爹那般威風就好了!”
四月二十九日,聖旨下:翰林院掌院大學士蔣弼公忠體國,能才俱佳,堪當大任。著其接任大夏海關總督之職。五日以內赴金陵就任。
在幾道旨意以後,都附有幾句冷冰冰的話:此三事皆由都察院遣派專人羈繫履行。但有膽敢高低其手、伸手貪墨者,當誅九族,追贓直至後代兒孫。
楊驍擰眉弄眼的想了想,隨即滿臉放光的道:“這有何難?叫爹爹把天子孃舅乾掉不就行了?”
四月三旬日,聖旨下:查禁軍驍騎將軍陳準,知兵善戰,諳熟軍器,本日賜封伯爵。查禁軍偏將沈重、劉當、張得勝,練兵勤懇。本日晉升驍騎將軍。查禁軍都尉衛飛揚,勇略過人,本日擢升驍騎將軍。
金子善委宛答道:“回皇上,如果主子冇有記錯的話,皇上微服拜訪楊府應當是在四月十二日,明日頒旨已是蒲月初二日了。楊侯統軍掛帥還能舉家遷返客籍,且命麾下將領各率二百親戍衛送,據主子所知,楊侯此等恩遇,大夏建國以來尚屬首例。然聖慮深遠,主子癡頑,不敢妄言。”
楊致的回書極其簡樸:甚善。請郡主攜後代儘快至信陽團聚。
明眼人都能看出,幾位宰輔重臣與軍方大佬幾近撐起了大夏朝堂的大半邊天,而天子召見的幾位禁軍將領,無一不與方纔離任海關總督的楊致有舊。遐想到拋諸朝議的陳文遠與王雨農連袂力諫楊致的奏章,天子任用楊致統軍掛帥應已毫無牽掛。賦以舉國過半兵力之任,同時允其家眷搬家回籍。這在大夏建國以來可謂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