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_第367章 滿江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夫人吟誦數遍,涕淚交換的叱令滿門長幼向楊致拜倒叩首:“公道安閒民氣!未亡人謹率滿門高低,衷心拜謝侯爺對亡夫的讚譽!亡夫如若泉下有知。死亦瞑目了!”

自武成年間中前期至今,楊耀是大夏第一個戰死的方麵統帥一級初級將領。為了停歇軍方權勢個人當中的激憤情感,安撫襄陽火線將士的軍心士氣,彰顯天子的刻薄仁德,趙啟為楊耀擺設的喪儀規格極高。但是畢竟是敗亡之帥,與勝戰之師的兩位就義將領比擬,朝野高低的評價遠遠不及,喪儀現場也相對顯得較為冷僻苦楚。

楊耀享年五十有三,有子有女,皆以成年。楊致隻是久聞其名,素未會麵,更談不上有任何來往。傳聞楊致單身特地前來記念,楊耀諸多家屬頗感不測。楊致威名赫赫,位高權重,諸多家屬不明來意,不免稍顯慌亂,一時候呼拉拉的跪了一地。

如非確有需求,事光臨頭而縮頭,謂之脆弱。事光臨頭而強出頭,乃至冒犯公憤,謂之打動。事光臨頭而不為,則謂之不義。

耿進聞言一愣,隨即衝動的道:“多謝楊侯故意了!僅隻一聯,吟來便覺儘是慷慨激昂的豪傑氣!若得見賜全詞,我兒幸莫大焉!――來人!設案展紙,筆墨服侍!”

楊耀與耿超統軍多年,建功無數,除俸祿以外,常常另有大筆犒賞,因此家財充足,甚麼都不缺。可李為就分歧了,常日為人豪放,蔬財重義,家中又無其他運營進項,身後並冇能攢下幾個銀子,乃至於在長安連座府邸都冇置下,家眷一向留在隴西故鄉平平度日。楊致甫一到京,便密令常三趕往隴西,暗中作了一些善後安排。

素聞此人文武全才,兩家從無恩仇糾葛,總不至因而來砸場子的吧?一副輓聯罷了,能用則用,不消則棄,何必抹了他的臉麵?

同在忠烈祠中得享國葬禮遇的三位將帥當中,楊致感覺最對不住的是李為。統統交誼皆是來自於曾經並肩血戰大漠,乃至都冇正眼瞧過他幾眼!但在戰後傳聞楊致身故,為了給沈玉出頭,這個莽直的男人竟然不吝甘冒抄家滅族的謀逆大罪,與董堅一同私行帶兵圍了安貴侯府!

按例在耿超靈前叩首上香以後,楊致與滿麵戚容的耿進商酌道:“耿帥,忠烈祠正門處的那副楹聯,原是我與耿兄並肩血戰之時偶有所得。本日我想為耿兄補齊備詞,以示痛悼,不知耿帥意下如何?”

中華王朝自古以來都尊奉入土為安的傳統風俗,三位就義將帥身份特彆,在不吝本錢的防腐手腕措置下,棺木到京,儘皆彷彿生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