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_第355章 風雲突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實不相瞞,我比任何人都但願中原一統,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我這些年來所做的統統,都是為了今後經略外洋夯築進步之基。往大處說,我策劃揚帆遠航經略外洋,是為了中華王朝千秋萬世的長遠計。往小處說,一是為了圓我繚繞心頭多年的夙願,二是為大夏不能相容而留餘退路。你可知否?天下何其大矣!外洋自有一番任我馳騁的廣漠六合!”

薛青雲對楊致寂然長揖一禮:“侯爺教誨。定當銘記,永不敢忘。”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謂的君臣綱常,令自古以來的強勢君主,以為統統的人天生就都欠了他的。以是動手黑起臣子來,或是犯幾個操蛋的弊端,都極少會有甚麼心機承擔。差遣民氣甘甘心的去賣力,還覺得是為了保全大局的決死捐軀。耿超的哀思在於,他一定會戰死疆場,卻很有能夠死於刻毒的帝王心術而不自知!

“新皇繼位之時的情勢恰好相反,表裡隱憂更甚先帝。家業大了,兄弟多了。他先得掌天下,然後治天下,比及治有所成,騰脫手來再去打天下。這就需求腦筋更復甦。思惟更睿智,心誌更剛毅,手腕更矯捷。先帝與新皇兩比擬較,我已有所感受,新皇的馭下之道、啞忍與韜略。不但較之先帝毫不減色,還隱然勝上一籌!”

薛青雲神采潮紅,長篇大論的一番衷心話語,令楊致大感欣喜:“當初對你們署官品階太低,一晃就是五年疇昔了,真是委曲了你們!升遷調任對你們來講,也是個可貴的機遇。不管身處何地,身任何職,務必服膺,凡事前公而後私,任何時候都要憑本身過硬的本領用飯,纔是無愧於心的悠長之道。”

楊致聞言一愣,沉默半晌以後,森然道:“統軍大將身臨疆場,萬事皆有能夠。青雲兄,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既有力助他,亦無掌控保全他的性命,但是他但有不測,我必須曉得他到底是如何死的!還是那句話,在我有生之年,永不稱王。如若耿超身故,是非功過,那便留與子孫再作計算吧!”

薛青雲介麵道:“侯爺所言,正中鄙人內心。生逢亂世,我與蘇子明、張乾、高可競等人少年訂交,自認小有才具,也曾發憤乾出一番奇蹟,方覺不枉此生。孰料風雲盪漾,造化弄人,原屬北燕之故鄉難敵大夏兵鋒之鋒利,乃至流落江湖,隻能幸運保全性命苟活於世。”

與此同時,與大夏對峙數年未曾開戰的南楚也有所動靜。農曆隆昌二年正月中旬,楚軍自江夏主動反擊,掃清了隨州核心的大夏駐軍哨騎,兵鋒直指隨州城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