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_第353章 誘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出其不料,不請自來,不宣而戰。來由很好很強大,索力聽起來必然會感覺很耳熟:你不說是有東突厥的殘兵餘孽襲擾反叛嗎?你搞不定的話,那好。我來幫你搞定。但是刀箭無眼,不免有所“誤傷”,想必不會對兩國之間的友愛乾係形成太大影響吧?

耿超率軍深切大漠,從戰機到戰力都占有非常主動的上風,勝負本無牽掛。冰冷隆冬時節,越是往北,越是罕見人跡。出朔方五百裡可謂極限,再度北進已無戰術意義。兩國君主都偶然停止關乎存亡的決死大戰。趙啟旨在恰當誇耀武力警告索力,耿超隻需以疾風掃落葉普通乘機殲敵五萬以上。便已可算美滿實現了策動戰役的計謀目標。換而言之,此戰隻宜速戰持久。而前任由兩國君主回到構和桌前,為各自積累氣力圖奪時候。

而令楊致非常費解的是,耿超率軍前出朔方不到三百裡,在朔方核心正麵掃蕩一番以後,不但毫無收縮休整的跡象,反倒揮師向東,大張旗鼓的進犯進步,大有不與索力決死一戰、誓不擺休的意味。孤軍深切向來是兵家大忌,何況已有墮入重兵合圍的前車之鑒,耿超到底想乾甚麼?……或者應當說,趙啟到底想乾甚麼?

大漠隆冬苦寒,突厥人逐水草而居,絕對多數部落都會扶老攜幼的趕著牲口南下越冬。大夏精騎軍團固然範圍有限,但基於“以戰養戰”的理念,慢慢擺脫了以往需求多量糧草輜重作為後勤保障的拖累,曆經幾年的練習打磨。設備更加精美,配屬更加公道,戰法更加成熟。在一樣的嚴格氣候前提下。矯捷性與戰役力都比突厥馬隊更勝一籌。

決意打獵大漠,起首必須曉得那裡的獵物最多、最肥美,……以及那裡的獵物最凶悍。耿超甫一到任,就接踵遣出了十餘批標兵。

薛青雲驚詫道:“侯爺何出此言?侯爺不是說過,耿超麾下的四萬精騎,即便是與突厥馬隊軍團麵劈麵的硬拚亦是涓滴不懼!”

安閒答道:“大夏在淨州駐有邊軍一萬,府兵兩萬。先帝裁軍時,淨州府兵並未裁撤一人。領兵將領名叫淩開陽,原是朔方衛大將軍帳下一員偏將,厥後自請調往淨州,成為了當時鎮守幽州的康王部下,駐守淨州至今已逾十年。”

但楊致每日密切存眷朔方密報,卻一天比一天憂愁深重。

</br>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