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_第298章 地主家也冇有餘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楊致另給毅先生劃出了一條不容超越的底線:分署統統職員,你隻可任吏,不成許官!但有違背。我概不認賬。同時你這個經略使也就做到頭了!

玄月初四日,從砣磯島上傳來動靜:燕皇遣人送來的摺合白銀一千萬兩的贖金送到了。

銀兩是否缺少,有哪些人情願跟北燕太子走,楊致連問都懶得問,隻潔淨利索的叮嚀:放人。

楊致成心識的將白行朗推到前台做了中間人,不無掩耳盜鈴之嫌。說白了就是賣官鬻爵,楊致與秦氏、白家的乾係路人皆知。名聲又能好到哪兒去?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天子老兒隻給了他一堆品階不高的烏紗帽,不消來盤活運營。莫非留著下崽兒麼?何況與那些冤大頭金主們是你情我願,又不是刮小民百姓的膏油。就是有人告到天子那邊打禦前官司。楊致也是理直氣壯。

中華王朝的曆朝曆代,都尊奉儒家“重農抑商”的理念為國策。自古以來,所謂三教九流中的九流,由尊至卑順次為帝王、文士、官吏、醫卜、僧道、兵士、農夫、工匠、商賈。販子固然經濟前提較為優裕,但政治職位與社會身份極低。是以有的商戶人家不吝血本的禮聘名師大儒。教誨後輩一心投身科舉,實乃常見。想當年老爺子楊炎非常摳門,卻捨得破鈔重金禮聘信陽名流徐文瀚來教誨兒子楊致,就是一個典範事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