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_第251章 二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另有一節,可知皇上為何命你我二人前去相迎?皇上曉得兩位王爺誰都不是省油的燈,不想讓他們甫一入京就與朝中重臣私相勾連。你我是甚麼人?官至極品,即將致休,都是黃土埋到脖頸上的人了,另有何欲何求?”

天子將兩個兒子扔在灞橋館驛足足晾了五日。直到第六日一早才下旨:命文淵閣大學士王雨農、樞密院太尉陳文遠出城驅逐兩位皇子,恩準二人利用親王鑾儀。馬上入宮見駕。

自從寧王趙當與康王趙敢三月初五日到達灞橋館驛後,就硬生生被晾在那兒,持續數日無人理睬。過了整整四日,天子這頭還是毫無動靜。

張謙出身貧寒,是大夏馳名的能臣乾吏,其經曆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草根士子教科書。他是現任大夏天子即位以後的第一批任命的科考進士,年僅二十就入仕為官。由最基層的八品縣丞一步一步乾起,在宦海打拚了二十餘年,方纔年過四旬就官至戶部尚書。百萬夏軍長年對外交戰,賣力後勤保障的戶部尚書乃是諸多部院中頭一號苦差事。但是在張謙任內,國庫幾無過夜之銀雖是常事。卻從未扯過天子的後腿,也從未向天子訴過苦,是以極得天子賞識而擢升入閣拜相。

趙當不假思考的這麼回話,可謂四平八穩無可抉剔。天子對勁的點頭道:“賢人都說長幼有序,你年長為兄,可貴你有這份軒豪闊度。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儘可放心,朕斷不至於厚此薄彼。但是容朕說句誅心的話,說你心中冇有設法,那絕計是哄人的。你且猜上一猜,朕為何先你召見敢兒?”

固然天子一早就下了旨,但等王雨農與陳文遠擺設擠全套親王鑾儀帶領一乾官員趕到灞橋,兩位皇子又人五人六穿街過市來到宮門以外時,已顛末端中午到了未時初刻。遵循大夏朝儀規製,驅逐統兵將帥或是任事親王回朝,乃是非常嚴厲、不得有半點草率的大事,是以滿朝文武無一退避,隻陪著天子乾等,十有*是餓得頭暈目炫,但無一人敢有半句牢騷,總算聽到了幾道宮門處值守侍衛與內侍亢聲高唱通報。

抱有為前程籌算的設法的人,張謙毫不是第一個。

明知天子言語不善,張謙仍然叩首奏道:“兩位王爺既是身份貴重的皇子,更是於大夏建有大功之臣。蒙受如此禮遇,於情、於理、於製都說不疇昔。微臣大膽妄言,萬望皇上恕罪。”

天子冷哼道:“此事朕自有主張,無需張卿操心,勿再多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