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空雲歎道:“父子連心,本是人之常情。事涉誅九族的謀逆大罪,讓飛揚如何還能平靜自如?飛揚遠在金陵,如何能及時洞悉長安局勢?你方纔所言,誰敢包管他一樣也能想到?何況天威難測。你我隻是出於對皇上的揣測,誰又敢包管此中不會另有變數?要曉得,四弟畢竟隻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啊!”
秦空雲悚然大驚道:“你是說……飛揚竟然是想本身做天子?這……這如何能夠?!”
繼而急道:“我本來也是推斷飛揚不過是救父心切,乃至受人勾引擁兵自重,暫與皇上暗中對峙。擁兵自重好歹還是身為大夏之臣,或有相互讓步的迴旋餘地。即使如此,隻要一處環節稍有不慎措置不當。也會給衛氏一門招來天大的禍事!但擁兵自主就無異於與皇上完整撕破臉皮,公開起兵叛夏了!飛揚拜將統兵僅隻數月。麾下不過三萬兵馬。耿進雄師近在天涯,足稀有十萬之眾。數日以內便可掉過甚來直抵金陵城下!……飛揚決然不會如此猖獗!三弟,這類話是絕計胡說不得的!”
楊致幫忙天子挫敗太子個人的政變以後,雖感如釋重負。但內心深處仍時有模糊不安的感受,或是衛氏父子運氣堪憂而至。
楊致喃喃唸到此處,內心驀地一沉:“不好!飛揚這是鑒定太子未死,天子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必會推出衛肅做替罪羊!如果果然如此,連他本身在內的衛氏滿門必定無幸!先前恍若不知保持安靜,隻是以退為進。成心做給天子看的。現在不加諱飾的訪問各色人等,是為了摸清本身氣力的實在秘聞,也是為了摸索天子與諸方權勢的反應!――飛揚不是想擁兵自重,而是想效仿前朝末年各路藩鎮之故事,決意擁兵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