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抿著嘴一笑,道:“聽嬤嬤說的風趣,入了神,竟冇重視到馬車停了。”
略路一頓,江夏又道:“這一次來濟生堂,就是想著給二少爺挑幾樣調補之品,我賣力遴選了,嬤嬤殷勤細心,就勞煩嬤嬤看著他們拿貨吧!”
鄭氏此次讓馬婆子跟上,就是對她不放心,她做的事情太多了,不免露了馬腳。
如許的而活計本也是婆子丫頭們常做的事兒,馬婆子天然冇法推讓,隻能點頭應了。
如此考量著,馬婆子已經叮嚀完車伕轉回身來,笑著道:“女人說的恰是時候,轉過街口去,不遠就是了。”
一邊說著,江夏一邊在心下策畫,昨兒趙一鳴將當鐲子剩下的銀兩退給了她,約摸能有五兩。加上在二房賬上支出來的十兩銀子,贖鐲子本金十兩,利錢一兩五,還能殘剩三兩多,按照這些日子來體味的物價程度,不買貴重衣物,三兩多銀子也充足了。
江夏卻及時開口道:“馬嬤嬤,那方劑中的香料我倒是記得幾種,我說著,讓掌櫃的拿出來,你幫我看看吧。”
提及來,她也不是第一次坐馬車了,當代時在一些景點也有載客的馬車,隻不過,當代的馬車都顛末改進了,用了橡膠輪胎不說,車廂也做了防震,比較關頭的是,當代即便是馬車,走的也是柏油路和水泥路,絕對冇有這時候的黃土路和青石板街,這一起顛噠她,屁股都麻了!
既如此,典當鐲子的事兒就臨時放放,再找個機遇吧。
車上,江夏又跟馬婆子提及三岔鎮的各色鋪麵,馬婆子頗愛矯飾,一提及來就口若懸河滾滾不斷,彤翎不動聲色地將一對鐲子替江夏戴上,那馬婆子還掃了一眼,卻也隻當是江夏帶著出門的,隻撇了撇嘴,暗道了一聲吝嗇,出個門也隻帶一雙銀鐲子。
江夏點點頭,中間的彤翎幫著江夏整了整衣衿,籌辦下車。
江夏收回目光,點點頭,跟著馬婆子進了香料鋪子。
“冇有雞舌香……這可難了,此方當中,雞舌香為君,少不得呀!”江夏可惜著,感慨著,最後買了一兩薄荷,半兩梅花冰片,一兩廣藿香,一兩海州香薷,算起來花了三百六十五錢,那掌櫃的為了拉攏一個新客戶,還給抹了零頭,隻收了三百五十文。
這天兒說和緩還不是太和緩,說冷也不冷了。彤翎一邊替江夏清算著衣衿,一邊在內心暗歎,如果端莊主子,哪怕是夏季出門,也要有件披風的,更何況這初春時節,大抵都要披一件一口鐘兜帽大氅的,可惜主子卻隻要進門後做的幾件衣裳,看著光鮮,實在冇甚麼貴重的料子……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