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太師對這點很不滿,徐君誠唯有苦笑。趙崇昭看重他是看在這些年的師生交誼上,趙崇昭看重姚鼎言倒是因為他打內心認同姚鼎言的很多假想,光陰一久,此消彼長是免不了的。在帝王心中昔日師生情分能撐多久?趙崇昭畢竟會罷休去做他想做的事。
很多老臣見趙崇昭真情透露,心中亦感念起趙英的好來,對趙崇昭這個新皇多了幾分認同。不管以往如何,起碼眼下看來趙崇昭是個純孝之人。
三兄弟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著,在吉時到來前回到了祭台。
端王心中有了計算,表示得更加安閒,在歸去的路上乃至還開口邀恭王過府一敘。
謝則放心頭一跳。
端王像疇前一樣沉默著,騎馬跟在他們身後。
提起姚鼎言,誰內心不會打個突?
趙英說:“三郎,好好對寧兒。”他看向哭得像個孩子的趙崇昭,“也好好對崇昭。”
趙崇昭不肯扯謊,抓住趙英的手哭了出來。
徐君誠、姚鼎言兩個新插手政事堂的“新人”,在趙崇昭心中的分量竟比其他老臣都重。
百官稱賀。
謝則安抬開端溫馨地與趙崇昭對視。
謝季禹抱著一個牽著一個,徑直走向主屋。到了謝則安門外,謝季禹發明氛圍有些呆滯,他感喟了一聲,走進門問:“都在呢?”
謝則安愣了愣,說:“……我會的。”
其他兄弟雖多,但都老的老,殘的殘,隻要他和恭王合法丁壯又享有盛名,恭王那不明不白的視野讓貳內心打了個突。這也是他一向謹慎行事的啟事,恭王這頭猛虎疇前就夠難纏了,能讓趙英皇位大多是看在那位“臨均”的麵子上。趙英一去,恭王說不定就反了,畢竟他們那位侄兒的表示可遠遠不如趙英!
趙英生前留下了好幾份的旨意:定參知政事孟元紹、徐延年,太子太傅徐君誠為顧命大臣,拜孟元紹為相,徐君誠、姚鼎言入政事堂,拜參知政事;諸王世子在皇城核心設府,比鄰而居,多與新皇靠近;新皇遇事應多向三位顧命大臣以及恭王、端王兩位皇叔就教……
明君離世,舉國同哀。
徐君誠說:“鼎言兄又籌辦送甚麼?”
喪鐘響徹都城。
即位典禮仍然是先行祭禮,想到趙英臨去前恰是在祭台上主持冬祭,趙崇昭又忍不住淚落如雨。
趙崇昭看著一張張或熟諳或陌生的麵孔,第一次體味居高臨下俯瞰眾生的感受。
姚鼎言說:“我感覺三郎有超於你我的才氣,有些事如果我做不成了,我會盼著三郎替我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