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拂塵一揮,隻聽得啪啪作響,那拂塵劃過之處,帶過嗖嗖的風聲。崔正英望瞭望公孫羽,小聲道:“這類步地的法事我還是頭一次見。”說罷,抿了抿嘴,笑了笑。
那老道袖襟一揚,隻聽得噗的一聲,那法壇周邊的火盆內燃了起來。崔正英和公孫羽二人則站在他的身後,悄悄的等待,且看師父如何施法。
“還在廢話,還不速去繁忙。”前麵的太乙道人聽到前麵二師兄弟的閒看閒侃聲,他的臉上漸漸地起了慍色,他把袖襟一揮,轉頭怒道。
“是你狐疑太重了。”公孫羽笑道。
公孫羽緊緊得攥緊了寶劍,他轉過臉去,望到崔正英的身子在顫栗,額頭之上也遍是汗水,他屑屑得笑了笑道:“師弟,你莫非就隻要這般膽色。”
那老道甩了甩袖襟,右手手指掐捏了一下,少頃過後,他低頭對崔正英和公孫羽說道:“後天是七月十四,也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你們倆歸去籌辦吧。”
這一天也是披公佈施的一天,就是陽間報酬逝去者燒些冥錢紙幣,青馬紙糊,以告安慰。這日鬼門關大開,統統的孤魂野鬼都會從地府中湧出,跑入陽間,索要佈施,陰陽交合,自會生亂,是以這也是陰陽兩界最為混亂的一天,固然地府會派出多量的鬼差衙眾來保護治安,以免鬼怪逃失,貽害人間。但是畢竟鬼怪遊魂太多,陰司管束不了這麼多,天然心不足而力不敷了,以是閻王拜托茅山,想藉著茅山之力,在這鬼節之日,幫手陰司,保持這陰陽均衡,以免陰陽倒置,本身受了天譴。
喜好一眉道師請大師保藏:一眉道師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崔正英帶著印好的冥幣,和師弟們,來到一處高地,高地之上事前架起了偌大的香案,崔正英一個躍身,跳到案前。啪的一下子抓起兩道黃符。他手指一翻,那兩道神符噗的一下子燃起,藉著符崔正英撲滅了一箍兒青香插在了那香案之上。剩下的道童則在繁忙將那些籌辦齊當的冥幣紛繁燒掉,伴著陣陣火光,崔正英望著那燃著的紙灰漫天飛揚。
崔正英和公孫羽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獨自下去了。
所謂這七十四,也就是官方傳說中的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命令大開天國之門,讓那些長年刻苦受難監禁在天國的冤魂厲鬼走出天國,獲得短期的浪蕩,享用人間血食,以是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以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場。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前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天國”幽靈的地藏王菩薩,上麵供著一盤盤麵製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繁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生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彆離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色彩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嘉會”、“甘露門開”等字樣。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麵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幾次三次。這類典禮叫“放焰口”。清朝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述的便是我國東南本地一帶過鬼節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