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我的話,楊哥讚成地點了點頭:“對,做黨報記者,任何時候都要講政治,黨報是黨和當局的喉舌,必然要做好鼓吹指導感化,為黨和當局做好參謀……黨報記者的本身涵養很首要,直接決定了這張報紙的層次和程度……你能有一個學習的態度,能有一個政治的憬悟,能有一個實際的認識,能有一個長進的信心,很好,我們構造部分提拔年青乾部,就需求如許的……”
我看了看陳靜,摸起辦公室的電話,撥通了楊哥的號碼。
楊哥的電話我有,辦公室的。
我這才明白過來,本來是如許,我不消坐大眾汽車了,有專車了,楊哥的,柳月安排的。
但是比來市委這邊的號碼有些變動,新來的市委書記年青,不喜好1號,喜好7號,取七上八下之意。書掛念7號,空出來的1號車牌冇人敢用,就掛到市委車隊的中巴上了。
我這不是說虛話,而是插手事情後的實在感受,學,然後知不敷,在不竭的實戰學習中,我垂垂貫穿到,做一個黨報記者,僅獨一寫作才氣是不敷的,必必要講政治,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實際程度,要深切基層,多實際,不然,不會寫出真正有思唯有高度有深度的訊息作品。
吃過飯,楊哥和我與縣委書記縣長熱忱握手告彆,縣委副書記和構造部長親身帶著一輛車一向把我們送到平江縣境鴻溝,然後大師揮手告彆。
“平江,我已經和那邊構造部的張部長打好號召了,直接去縣委接待所。”楊哥輕描淡寫地說。
楊哥看了我一眼,臉上暴露和藹的笑容,問我比來的事情如何樣有冇有甚麼困難等等,我規矩地答覆,內心實在一股對峙的情感,我曉得他對我的體貼是基於柳月。
我很喜好陳靜的笑,和我的和晴兒的笑一樣,一看就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純真的原生態的笑。
“咱麼訊息部的記者當初幾近都是柳主任手把手帶出來的,我當年來訊息部,也是柳主任帶出來的……”劉飛笑嗬嗬地看著我:“以是,能夠說,柳主任是我們的姐姐,也是我們的徒弟,我們都是師出同門,都是柳家班的……”
“好,20分鐘後到報社門口等我,我帶車疇昔接你。”楊哥利落地說。
楊哥很有風采地和他們談笑了幾句,又不健忘先容我:“江海日報社的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