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江湖上的各位朋友抬愛,在當年我三招斬殺了趙誌敬那廝後,送了我一個‘三絕劍’的名號。未免名不符實,以是這十年隱居期間,我便苦心孤詣地創下了這一套‘三絕天劍’的劍法。”
尹治平的聲音在天空上響起,他說話的聲音並不大,聽來也就是平常音量,但倒是清楚地傳入了統統人的耳中。不但上麵另有活著的數萬蒙古兵全都聞聲,就連襄陽城中的統統人也都聽得清清楚楚。
他之前的那一招“驚天一劍”,求其快,是脫胎於他早前所創的那一套“無影快劍”。而這第二招的“鈞天一劍”,則是脫胎於獨孤求敗的重劍劍法。固然他之前在襄陽時並未能在城外的桐柏山中覓得獨孤求敗的劍塚,也不知厥後楊過又如原書普通尋得劍塚,學到了重劍劍法,但他看過原書,對於重劍劍法的特性與要訣非常體味,也就是獨孤求敗用來描述重劍的那八個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而重劍劍法的能力,也有一大半是占了那一把玄鐵重劍的沉重之利。
他最後四字一字一頓地說罷,左手的劍訣方纔好抹過劍尖。話音一落,劍訣一離,他一劍自左向右平平劃出。
銀龍劍並未直接飛回到尹治平的手中,而是先飛上高高的天涯,接著隨他右手劍訣往下一指,向著上麵的蒙古大營中疾落下去。劍還未落下,便先有一股如山的威壓傳至空中。
右手劍訣一翻,往上一抬,插在空中上的銀龍劍拔地飛起,躍入空中。接著他伸手一招,銀龍劍化作一道流光飛回他手中被握住。
“三絕天劍”中,那“驚天一劍”是極速的快,“鈞天一劍”是超絕的重,但這最後的“平天一劍”可就讓他們完整瞭解不了了,也一星半點都看不明白。隻能說,這一劍當真可謂是“平天一劍”,一劍過後,全都給平了。
那數萬仿被定住的蒙古兵忽地人頭齊飛,全數齊頸而斷,數萬顆頭顱一起直飛上天空,頸間的鮮血望天直噴,直如一個個的赤色噴泉普通。
尚還活著的蒙古兵昂首望向天空中落下的那一把三尺長劍,卻感受那並不但單隻是一把劍,而是一座山,還不是甚麼小山嶽丘,而是如泰山普通的五嶽大山。這麼一座大山從空而落,那威壓多麼之重。劍才落至百丈上空時,那如山的重壓,便已壓得上麵尚還活著的蒙古兵全都趴伏在了地上,麵前的氛圍都是一滯,呼吸維艱。不過倒也有一樁好處,便是空中上還在雄雄燃燒的大火,在這如山的重壓下,也全都被壓得燃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