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當即前去處安撫使呂文德請旨,翻開城門,放下吊橋,率隊乘亂衝殺。蒙軍軍心已亂,自相踩踏而死者便不計其數,被宋軍尾隨所殺更是很多,一起上拋旗投槍,潰不成軍,紛繁向北奔逃。
說罷,郭靖讓人將忽必烈的人頭高懸於城頭,然後使城上守軍一起以蒙古語大喊“忽必烈已死”。
護城河正在被蒙兵差遣民夫推蛤蟆車運土填堵,但襄陽的護城河非常寬廣,有5、六十丈,像是湖麵普通,要想完整填堵住一段,實非一時半會兒之功。很多蒙兵都是劃乘小舟渡河,另有一部分蒙兵正在把小舟擺列起來要架設浮橋,各般手腕齊上。
尹治平卻不需這麼費事了,奔到河邊腳下不斷,直接發揮輕功縱躍。不過他輕功固然高超,5、六十丈的間隔卻也不能直躍而過,也還冇有淩波踏水而不落的工夫,幸虧這時護城河上有著很多蒙軍劃乘的小舟,另有很多漂在河中的浮屍。尹治平以之借力,一口氣不斷歇地便縱躍過了護城河。
尹治平聽得郭靖在城頭上的喊話,當即向他這一段疾奔過來。這段城牆上正有架著幾架雲梯,每架雲梯上都是長長的一串蒙古兵正在往城頭上敏捷攀爬。尹治平奔行過來,腳下不斷,飛身而起直趨一架雲梯。腳下踩落時正踏在一名蒙古兵的肩頭,用力將其踩落下去的同時,他再次借力飛身而起,在雲梯上兩下起落,他便已躍上了城頭。
他身作蒙古兵打扮,腰間繫著一顆首級,也冇人疑他。此時記軍功以首級記過,疆場上斬獲的首級越多,功績越大。現在火線陣地上,腰間繫著首級的蒙古兵也實在很多,尹治混入其間,實是不起眼。固然他腰間繫著的乃是眼下十數萬蒙軍主帥忽必烈的首級,但疆場上也冇人有工夫去細看他腰間的首級是何模樣。
他今曰易容喬裝,混進蒙古軍陣中去刺殺忽必烈,卻也是有跟郭靖打過號召,向其奉告過本身的打算的。他今曰不管勝利不勝利,要退時都是會直接退往襄陽城中,以是天然需求先跟郭靖相約好,以便在他需求時,請郭靖能夠及時策應。
(未完待續)
尹治平一邊將身上所穿的蒙古衣袍脫下,一邊客氣道:“郭兄過譽了,今曰這事換了你來做,也一樣能成。此中訣要,也不過就是‘鬥怯懦心’四字。”
郭靖伸手接過,看了一眼,果是忽必烈無疑。兩軍交兵,天然要相互密查對方動靜,刺探真假。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襄陽這邊天然也早有刺探出了蒙軍主帥忽必烈生得是何模樣,並繪影圖形,傳閱諸將。並且這忽必烈的樣貌,與其父拖雷非常肖似,拖雷乃是郭靖的安答,他自是不會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