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平天_第十八章 蒙宋勢 劍氣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端平三年,這也就是客歲才產生的事,尹治平一起行來,早刺探得了很多南宋、蒙古對峙比武的動靜。實在他都不消特地刺探,每到酒樓、飯店用飯之時,幾近都有人在議論這些事。

是年蒲月,宋軍以趙葵為主帥,全子才為前鋒,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光複南京。七月五日,宋軍進駐開封。但因為糧草不濟,貽誤戰機,被蒙軍得知動靜而返。宋軍打擊洛陽時遭蒙軍伏擊,喪失慘痛,各路宋軍全線敗退。

尹治平客歲便已練成《全真內功》,打通了十二端莊與奇經八脈這滿身的經脈。當時他隻能勉強做得五下,便要耗儘內力,並且蓄力時候較長,能力也不甚大,揮出7、八尺後便要勁力消逝,冇甚麼能力了。

這時蒙古與南宋朝廷的邊境,首要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北為蒙古的節製區,淮河以南則為宋朝的轄境。

當時,蒙古與南宋朝廷是合作狀況,聯手滅金。可在合作滅金之際,蒙古目睹南宋兵力軟弱,是以有了侵宋之心。

何況這些蒙古兵也隻是軍陣上悍勇罷了,武力放在江湖上來講實在稀鬆平常得很,單打獨鬥隻能勉強算個8、九流。這類低手,尹治平也犯不著跟他們發揮甚麼精美的招式,隻是簡樸的刺、削、挑等劍法的根基應用便罷了。可這簡樸的應用,用到他的快劍上,以緩慢來發揮,便是最好最有效力的殺傷仇敵的手腕。

打通滿身十二端莊與奇經八脈以後,蓄力一擊,便可作到內力外放,打出劈空拳、劈空掌,或以刀劍揮出刀氣劍氣,隔空傷人。不過打出劈空拳掌或揮出刀劍氣,過分耗損內力,剛打通滿身經脈的人實在做不來幾個,也不能及遠,合用性較小。

尹治平下了少室山後不久,於汝州投宿之日,又聽得蒙古正在籌辦第三次南侵的動靜。

端平入洛的打算於此宣佈失利,南宋朝廷在此役中喪失慘痛,大量精兵與物質付諸流水,也為以後蒙古侵宋供應了藉口。

蒙軍並不甘心,於端平三年的玄月再次南侵,前部兵鋒幾近靠近長江北岸。但因為宋軍奮勇作戰,再一次挫敗蒙軍度江南下的詭計,蒙軍這一次南侵又告失利。

尹治平一道無形劍氣揮出,將那名蒙古兵連人帶馬斬作兩段以後,當即從驢背上飛身而起,身材如一道離弦之箭普通直射向另一名蒙古兵。劍光一閃,那名蒙古兵的頭顱便高高飛起,血如泉湧般從他落空了頭顱的頸間噴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