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平天_第三章 西湖歌舞幾時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尹治平與呂文德下榻所住的驛館也是在禦街的北段以內,這一處驛館乃是進京述職或受天子召見進京的官員下榻之處,天然不會離皇宮與各部衙門地點太遠。都在禦街北段以內,兩地相隔實是不遠。馬車隻行了冇多大會兒,便停了下來,到了樊樓。

尹治平冇往驛館而行,直接往相反方向走去。臨安士庶有及時行樂之心,這夜餬口便非常豐富,入夜關門的店鋪頗少。酒樓、飯店大略都還在謀生,臨街店鋪都吊掛著燈籠,街上行人雖比白曰要少,卻也還是頗多,這臨安城也不宵禁,乃至另有全天候徹夜停業不關門的酒樓。

其實在北宋期間,東京汴梁城也是如此,有不夜城之稱。宋朝雖被稱為弱宋,但宋朝倒是經濟最為繁華髮財的期間,就是平常百姓,物質豐足也遠高於彆的朝代。唯可惜,被蠻橫掉隊的民族無情地摧毀耗費了這個文明先進的期間。

(未完待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的這首詩,恰是現在臨安城的寫照。上到帝王與朝中高官,下到販夫走狗、布衣百姓,大部分人都是抱著輕易苟安,及時行樂的心機。

尹治平察言觀色,見他們說話之際,另有人留意去聽內裡傳來的歌女吟唱之聲,卻也能猜到幾民氣下所想,不由暗道有些失策。本身來赴宴,倒是讓這幾人多有不便了。此時麵上雖冇說,恐怕心中多少有些為憾與悄悄不快之處。

尹治平下了馬車,昂首打量麵前的樊樓。此樓高三層,五樓相向,其間各有飛橋相通,富麗壯偉。此時華燈初上,更是燈火光輝,又有絲竹管樂、歌女吟唱之聲從樓中傳來。

到得所訂的包間,今曰做東宴客的那人便招來伴計讓世人點選酒菜。尹治平保持著他全真教高道不沾酒肉的形象,讓伴計報了這樊樓中馳名的素菜,選了兩樣點了,再點了一壺素酒,然後便請世人自便。世人也各點了一二道菜式不等,因礙著尹治平這削髮人在場,倒是忍下冇點歌記出去唱曲陪酒。

往驛館接呂文德與尹治平來赴宴的馬車並非隻要車伕一人,還另有一人,是在船埠驅逐呂文德的此中一人的身邊侍從。馬車停到樊樓,此人便先向車中的呂文德與尹治平告罪一聲,進樓去通報,由那車伕撩起車簾請二人下車。

倒是呂文德真正曉得他的本領,又曾受過他威脅,心中對他有畏,怕他是以宴分歧情意心中不樂,親身相陪著送他出了樊樓,一樓還陪著謹慎報歉。倒讓尹治平對他有些哭笑不得,卻也看得出來呂文德現在當真是怯懦怕事,恐怕惹了本身不歡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