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來,丘處機大是難堪。他天然是非常不肯將掌教之位傳於趙誌敬的,可要眼睜睜看著一眾**因為他不肯承諾而在他麵前被殺,他卻也是於心不忍做不到的。因而便先使了緩兵之計,要趙誌敬給他一些時候考慮,並跟四位長老商討。
隻是說來郭靖雖與全真教的乾係不淺,但畢竟仍算得外人。若能找到老頑童的下落,請他回山脫手,那是再好也不過。可但願卻也不能全放在那一邊,老頑童實在並不好找。而到得這等時候,卻也顧不得那很多了,外人便外人,能幫上忙就行。以是方誌真這邊帶人前來襄陽,也是一起馬不斷蹄。並且為防被趙誌敬發明,讓人反對,他們下山以後便分離了開來,兵分三路,各走分歧的線路前去襄陽。如許萬一哪一起被攔下,或是因路上出了甚麼彆的不測,都起碼另有一起能趕到襄陽。
丘處機並未托大,動用上了兵刃,但也一樣不是趙誌敬的敵手。他與趙誌敬鬥到將近百招,被趙誌敬一劍刺中持劍的右手手腕,手中長劍掉落,然後也被趙誌敬點中穴道製住。
方誌真說罷以後,又將事情的顛末重新細心道來,包含他為何會遁藏追殺而逃到武當山來。
掌教與四大長老都被趙誌敬拿住為質,這一來眾**公然不敢輕舉妄動。而接下來,趙誌敬又以一眾全真**為質,逼迫丘處機承諾將掌教之位傳於他。如公然丘處機不承諾,那他就當即大開殺戒,先從丘處機座下的徒子徒孫殺起。
是以趙誌敬初入重陽宮時,竟是並無一人能認出他來。還是他先自表白了身份,接著才轟動了世人。孫不二身為法律長老,賣力執掌戒律,見到趙誌敬後,搶先便要向趙誌敬問罪。
趙誌敬的脫手極快,不止孫不二未曾推測,便是旁觀的丘處機等人也未曾推測,是以也來不及對孫不二加以援手相救。
全真七子中,以丘處機的武功最高,馬鈺的內功修為最是深厚,這兩人以後再接下來,便要輪到王處一了。目睹連王處一也都已不是趙誌敬的敵手,劉處玄與郝大通便也冇有再脫手的需求了。剩下來能跟趙誌敬一較凹凸的,也隻有身為掌教兼且是當時重陽宮中武功最高的丘處機了。
有道是“林子大了,便甚麼鳥兒都有”,任那邊所隻要人一多,不免就良莠不齊,有好有壞,全真教中也是一樣。更彆說趙誌敬當年在重陽宮時,也曾運營了些權勢,麾下有很多翅膀。隻是這些人厥後自他一去後,便蛇無頭不可,消停了下來。現下趙誌敬強勢迴歸,更閃現出驚人的武功,這些人幾近是立馬就轉而投效了疇昔。以是,趙誌敬現在手底下卻也實在有很多虎倀,能夠遣人分路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