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故事_第15章 宗教文化研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編撰《古刹靈隱》

一向到二00二年,在一名處置旅遊圖書的編輯,左亞琳建議下,林找出了從一九八四年開端擱置的書稿,重新彌補點竄增訂,在原稿的根本上又做了補充,加上了“巍巍靈隱寺、飛來峰石窟造像、北岑嶺與韜光寺、天竺三寺”四大內容,圖文並茂,仍交浙江群眾出版社出版。長達十八年的時候就如許悄悄的疇昔了,杭州的旅客也在每年向上遞增,幾度循環。但是,出版社仍擔憂發賣這個老題目。

林的書就分歧了,旁征博引,深切淺出,論述了了,圖文並茂,詩文相映,深得讀者歡迎。次年(2004)第二次印刷時,一次便是一萬一千餘冊。

兩邊講好,出版此書的用度,包含書號費、印刷費、編輯費,以及作者稿費由玄門協會承擔。出版時,由林正秋與這位道長二人共同署名作者。

杭州社科院立項

玄門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文明,傳播甚廣,已經有二千多年汗青了。

到了南宋期間,靈隱寺遭到宋廷諸帝的喜愛,香火鼎盛;日本高僧幾次到寺取經。

玄門文明研討

一九八八年,林正秋撰寫了《浙江經濟文明史研討》,此中列了一個章節,題為“杭州靈隱寺與菩薩簡述”,此文三萬多字,梳理了靈隱寺的汗青沿革,並按靈隱寺入門開端的挨次,順次先容了寺院中各個菩薩的來源。

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也就是描述當代江南宗教旅遊的意境(注1)。《鹹淳臨安誌/寺觀》記錄,吳越國新建寺院達二百多座,著名的有昭慶寺、淨慈寺、理安寺、六通寺、野蠻寺、高麗寺、雲棲寺、靈峰寺、寶成寺等。明朝《西湖旅遊誌餘》稱:“杭州表裡及湖山之間,唐之前為三百六十寺,乃錢氏立國,宋室南渡,增為四百八十寺,海內都會,未有加於此者。”

此書第一次出版的統統用度,包含書號費、印刷費等,全數由林本身掏腰包的。

林說,講好是共同署名,換句話說,你出錢,我著力,如何就變成一小我獨占了,不就是一點書號出版費嗎?我就公費出版此書罷。

不料,比及筆墨清樣出校時,環境有了竄改。出版社提出,要林本身賣力發賣三千冊才氣出版,不然難於成書。由此,此書稿子被束之高閣達十八年之久。

聽了林的一番論述,我不覺奇特,林正秋的這本杭州玄門文明的書,在一個不長的時候內,竟然有了二個版本、二個書名,一是《杭州玄門史稿》;二是《杭州玄門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