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流浪,不必去遠方_第7章 帶著孤獨去旅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行旅在外的人,總有那麼一刻,即便短瞬,會感覺孤傲。孤傲與孤單又不太不異。孤單是闕如、是不得、是落空、是隱蔽的欲求,是難以麵對,是不成分擔。孤傲是一種安靜、一種淡定、一種無所依無所念無所求的本分,是人的本性,能夠示人,乃至是能夠沉澱、曆練、打磨並以之為私趣的。

父親是殷雪圃,當年曾是日本人攙扶的廈門勸業銀行的首任董事長,在外名聲天然是不好的,乃至一度被愛國人士圍追刺殺。除此,殷老的母親又非是父親的正妻,舊時嫡庶尊卑看法仍然是很濃厚的。乃至,是要影響平生一世一輩子的。

孤傲,要趁好光陰。

旅途中的孤傲,是最好的孤傲。

合適單獨漫步的處所很多。令人沉迷此中甘心與孤傲相伴的未幾。鼓浪嶼是一個。約莫是因為有著舊事豐厚的一間一間的舊房屋和一棟一棟老彆墅,方纔令人感覺徘徊當中,所遇之孤傲亦好誘人。人間統統相遇,都是久彆相逢。約莫,前一世,我亦曾在鼓浪嶼出世、生長、餬口、老去。

可惜的是,殷祖澤薄命,英年早逝。三十歲那年,因肺結核歸天。總說,性命天定。張愛玲說過近似的話,總說愛一輩子,彷彿生老病死是我們掌控得了似的。何時聚,何時散,何時生,何時死。當真是不敵天命的。

1965年,殷承宗畢業於中心音樂學院,到中國中心樂團擔負首席鋼琴吹奏家。文革期間,殷承宗亦是身陷患困之境。他糅雜中西音樂,一曲榜樣戲《紅燈記》的鋼琴伴奏,令他悄悄脫困,名聲大震。存亡天定,運數由人。

孤傲的人,敏感、細緻,在文藝方麵或有些天賦。殷承宗又常孤自練琴,這琴聲,光陰久了,也愈發動聽了。六歲那年,他已是非常善於彈鋼琴這件事。中外名曲,觸手便就。九歲那年,又在毓德女中的黌舍會堂停止了小我鋼琴合奏音樂會。彼時,他已是當時鼓浪嶼好著名的“鋼琴神童”。

殷宅,昔日叫做“圃庵”。圃庵高低皆是由殷老同父異母的兄弟殷祖澤親手設想的。殷祖澤是殷雪圃原配夫人所生,彼時在殷家人的眼中天然是要身份高貴幾分的,自幼也是寵冠殷家高低。殷祖澤學習好,留洋美國,學習土木工程。學有所成歸家以後,最大的進獻便是設想這簡練又不失都麗的圃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