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此證為肝膽氣鬱,氣鬱而疏泄倒黴則生痰飲,使胃氣失於和降,故嘔吐痰涎而味帶酸苦。至於舌脈之診,也都反應少陽氣鬱不琉之候。
【按語】小柴胡湯的醫治範圍頗廣,此中值得重視的是,其退燒解熱的服從尤著。宋朝的《蘇沈良方》已發明它在這方麵的感化見長,並進而將它的適應證歸納為四點:一是治來往寒熱,二是治潮熱,三是治身熱,四是治傷寒差後更發熱。驗之臨床,此說實不成忽視。《傷寒論》對小柴胡湯的臨床利用,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則。小我以為“一證”,和“不必悉具”應對比來著,側重在於“不必悉具” . 如嘔而發熱,或脅下痞硬,或來往寒熱,隻要見到少陽主證,令人確信不疑,便當與柴胡湯,不必待其證候全見。臨床利用本方,當以此為準。
治某女工,29歲。
【治法】:疏利肝膽、清化痰熱。
【查抄】患固執性嘔吐,已三年未愈。每於食後即嘔吐,嘔吐物味極酸苦而挾痰涎。右脅脹滿,胃脘作痛,唯二便尚調。月經前後整齊不定,經行則氣度煩滿而小腹脹痛。脈沉弦而滑,舌苔白滑。
【結果】此方共服六劑而嘔吐全瘳,厥後也未再複發。
【處方】:小柴胡湯。柴胡12克黃芩10克半夏、生薑各1O克黨蔘、炙甘草各6克竹茹、橘皮各12克香附、鬱金各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