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幾個特殊的病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6.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感冒。防風含有的色原酮類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解熱等感化,能減輕受傷部位的炎症反應,減緩疼痛。

16. 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屈伸倒黴。伸筋草能敗壞肌肉,改良樞紐活動度,減輕疼痛和生硬感,其生物堿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感化。

17.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解表散寒,祛風靜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用於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牙痛,帶下,瘡瘍腫痛。白芷中的香豆素類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等感化,可減輕部分腫脹和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外用外洗中藥處方

4. 使藥:在本方中,白酒和米醋兼具使藥之效。白酒性溫,味辛、甘、苦,能通血脈,行藥勢,促進藥物的滲入和接收;米醋味酸、甘,性溫,能散瘀解毒,調和藥性,二者調和藥粉,不但能使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還能指導諸藥中轉病所,同時加強藥物的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如同信使,將藥力精準送達受傷部位。

生大黃30g、芒硝30g、黃柏30g、黃連20g、黃芩20g、梔子20g、乳香20g、冇藥20g、川芎30g、當歸30g、紅花20g、桃仁20g、蘇木30g、血竭15g、兒茶15g、伸筋草30g、徹骨草30g、海桐皮30g、防風30g、獨活30g、威靈仙30g、艾葉30g 。將藥物碾碎,加適當淨水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煮20 - 30分鐘,待藥液溫度適合後,浸泡或濕敷受傷部位,每日2 - 3次,每次20 - 30分鐘。

製乳香30g、製冇藥30g、血竭20g、兒茶20g、天然銅(煆)30g、土鱉蟲20g、骨碎補30g、續斷30g、蘇木30g、當歸30g、川芎30g、赤芍30g、紅花20g、桃仁20g、生大黃30g、生梔子30g、冰片10g、細辛15g、白芷30g、伸筋草30g、徹骨草30g、威靈仙30g 。將上述藥物共研成細末,取適當藥粉,用白酒與米醋按1:1比例調和成膏狀,外敷於受傷的左踝樞紐、右膝樞紐及右肩胛部,外用紗布牢固,每日改換1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