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日本史_偷襲珍珠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日本的此次偷襲,使美國的艦隊有近半年的時候冇法作戰,因此,日本一舉奪下了在西承平洋地區的主動權。但同時此舉也激憤了美國人,今後今後,每年的12月7日被定為美國的“國恥日”。美國也竄改了二戰開端以來的“中立”,插手到了對日作戰中。

12月7日早上6點整,183架艦載飛機從6艘航空母艦上騰飛,穿雲破霧,直撲珍珠港。7點零2分,珍珠港美軍雷達站的兩位值班兵士,發明雷達屏上呈現大片亮點,趕緊向下級泰勒彙報。泰勒隨口答了一句:“那是我們的飛機。”就此,錯失了最後一次減輕災害結果的機遇。

基地構造策劃的“9・11”事件,震驚天下,美國的公眾為此支出了慘痛的代價。與“9・11”事件近似,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初,也曾蒙受過一場毫無前兆的突襲。日本的不宣而戰使美國喪失慘痛,由此激發了美國公眾的肝火,本來闊彆二戰烽火的美國今後捲入戰役當中,並視日本為最首要的敵手。

7點40分,日軍飛機達到珍珠港上空,投下黑壓壓一片炸彈,頓時,全部珍珠港像是被撲滅了普通,火光沖天,本來安好的淩晨刹時變成了充滿著驚駭與號令聲的火場。港內的人們個個慌不擇路,停在飛機場上的美國戰機被炸得碎片橫飛,停在港口的兵艦則被燒得濃煙滾滾。數以千計的美國官兵和本來就在珍珠港餬口的人,葬身於這場突如其來的攻擊當中。7時53分,淵田中佐發還“虎!虎!虎!”的信號,表示奇襲勝利。而後,第二進犯波的168架飛機再次策動進犯。

主張已定,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製定南下的打算與戰略。對於日本來說,夏威夷東距美國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諸島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峽,都在2000海裡到3000海裡之間,如許的一其中續戰無疑是相稱首要的。想要篡奪承平洋上的製空和製海權,使南下的門路通暢無阻,日本首要的目標就是承平洋上的交通關鍵――珍珠港,就像日本結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所說的那樣:“除非在夏威夷海疆把美國艦隊毀滅,不然日本冇有但願贏得勝利。”

毫無籌辦的美軍喪失慘痛,在珍珠港的8艘戰列艦4沉4傷,4艘巡洋艦1沉3傷,3艘擯除艦2沉1傷,8艘幫助艦被毀,2403人喪生,178人受傷。而日本僅僅喪失了飛機29架,飛翔員55人。

但是,與這些假象同時展開的是為偷襲珍珠港而停止的緊鑼密鼓的籌辦事情。為體味內幕,日本派出約200人停止間諜活動,遍及彙集諜報;同時奧妙停止以艦載航空兵為主的實戰演練。統統的籌辦事情,都是初級奧妙,隻要山本五十六和少數幾個初級軍官曉得,乃至在日軍向珍珠港飛行的12天當中,統統的無線電聯絡全數間斷。保密事情,做得真可謂是萬無一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