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年8月,北條時政廢黜了源賴家,立源實朝為幕府將軍,北條時政擔負執權。不久,北條時政殛斃了源賴家,又欲廢黜源實朝,被其女兒政子禁止。迫於壓力,他引退於伊豆,其子北條義時繼任執權之職。為了擴大本身的權力,北條義時殺死了侍所彆當和田義盛,正式建立了北條氏的霸權。
北條泰時之孫北條時賴擔負“執權”後,持續其祖父的鼎新,1249年,為了進一步完美以執權為中間的政治體製,北條時賴設置了“引付眾”之職。“引付眾”的職責是幫手審理文書及司法裁判。為了加強北條氏的統治,北條時賴還拔除了名義上的將軍之位,並按捺北條氏旁支的權勢,將統統權力集合在北條嫡派家屬――“得宗”手中,被稱作“得宗獨裁”的嫡宗子擔當製由此建立。
為了維繫和穩固鎌倉幕府的統治,在幕府統治產生擺盪的最危難時候,源賴朝之妻北條政子與父親北條時政重新製定了由13名幕府元老共同訊斷的個人合議軌製,使動亂不安的幕府臨時獲得了穩定。但是在安寧政局的同時,幕府的實權卻也落到了北條氏的手中。
攻陷京都以後,北條氏將包含後鳥羽上皇在內的三位上皇放逐孤島,並正法懲罰了參與討幕的貴族與軍人,充公這些人的領地達3000餘處,將其劃撥為幕府的直轄領地,作為恩賞賜給有功之臣,稱為“新補低頭”。為了能監控皇室的一舉一動,北條義時將原京都的六波羅館改成六波羅府,任命北條泰時為六波羅探題,其權力僅次於執權。
1224年,北條義時歸天,北條泰時任幕府執權。北條泰時是一個很有作為的人,在他繼任執權不久,便實施了一係列的鼎新。1125年,為了竄改執權一人專斷的體製,北條泰時設置了幫助政務的“聯署”一職,由其親信族人擔負。同時,為了均衡權力,北條泰時還設立了最高決策機構“評定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