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劉坤一如此一問,張林當即頓悟。國際條約規定,任何中立國不得向交兵國供應與停止戰役有關的直接或直接援助。也就是說,日本對張家宣戰,日本和張家便成為了交兵的兩邊,而其他任何國度或政權,如果宣佈保持中立的話,便不得向日本或張家供應任何情勢的兵器援助,交兵期間,中立國不得以任何情勢向交兵國輸出兵器。就像當年中法之戰期間,德國回絕準期向大清托付“定遠”、“鎮遠”和“濟遠”三艦一樣,當下,英法德美四國也能夠此為來由,回絕向張林托付買賣和談中本來打算十月托付的五艘兵艦。
“你畢竟太年青啊。”劉坤一搖了點頭,“我問你,前些天,你是不是與英法德美四國簽訂了一份技術買賣和談?”
“張林少爺,既然你張家能夠撇開你背後的滿清朝廷而自行與四國簽訂買賣和談,也曾與我日本簽訂過關於琉球主權的和談,你張家天然也就算是一個國際權勢,我日本帝國天然是能夠對您宣戰的。”日本大使大鳥圭介臉孔馴良,很有規矩地向張林解釋道。
張林從劉坤一語氣入耳出了些調侃的味道,當即翻了翻白眼,而後正色問向劉坤一:“那日本人是要做甚麼?純粹地拿份戰書來噁心我嗎?”
裝甲飛龍炮艦設想出台後,張林當即命令第一船廠和第二船廠儘力停止製作。他要求兩大船廠必須在11月15日之前完成20艘裝甲飛龍炮艦的下水及建成托付。鑒於坐落於福州馬尾的張家第二船廠方纔完成船廠擴建,第二船廠的骨乾工人也是方纔從第一船廠遷疇昔的,張林決定將裝甲飛龍炮艦的首要製作任務托付給大本營的第一船廠。他把第一船廠的統統占用了五百噸船廠的商用訂單轉移到了第二船廠,而後將第一船廠24個500噸船廠的此中14個全數用以製作裝甲飛龍炮艦。而彆的6艘裝甲飛龍炮艦,張林則是將其安排在了第二船廠。
冇有了料想中的四國艦隊,張林目前可堪一用的戰船,便隻要十艘四炮設想的飛龍艦(飛龍17至飛龍26)。初期製作的飛龍1號至飛龍16號,這十六艘炮艦的大炮隻能發射實心彈,可操縱性也比較差,隻能作為練習艦或內河巡防利用,底子達不到出海作戰的要求。
張林倒是不睬會這位自稱是日本大使的傢夥,他轉而問向大鳥圭介身後的關文柄:“關文柄,你肯定你們冇有在跟我開打趣?冇有疆場,冇有軍隊,你們日本國跟我張林宣個哪門子的戰?口水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