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飛龍炮艦,總排水量為736噸,長為47米,比淺顯飛龍號加長了2米,寬為6.2米,乃是在淺顯飛龍炮艦的根本上擴寬了20cm,吃水2.9米,采取2000匹馬力單缸蒸汽機作為主動力,單軸驅動,航速19節,側舷裝甲帶裝甲最厚位置高達120mm,裝甲船麵厚35mm,主炮炮座裝甲厚75mm,副炮炮座裝甲厚75mm,設備2門100mm口徑飛龍炮和1門150mm口徑飛龍炮,2座魚雷發射管。裝甲飛龍炮艦,固然隻要三門火炮,但裝備了製退複進器的三門邪術炮倒是有著驚人的射速,可供應的持續火力相稱可觀。
同時,張林還建立了一個魔能構造炮項目組,用以研發擊發四級魔核能的構造炮。zuolun槍的勝利先例,給速射炮和構造炮的研發供應了有力的參考。張林很等候這兩樣新式兵器麵世的一天。
三支艦隊加起來,掛名於東洋艦隊下的張家水兵的總噸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四萬九千噸。但是,把握這四萬九千噸兵艦的張家水兵官兵數量,倒是僅為兩千三百多人。如果不是英法德美四國分撥了一批本質還不錯的四國雇傭軍給張林,張林乃至都會思疑旗下水兵可否將如此噸位的兵艦全數開動起來。
在張家項目組研收回的製退複進器用以艦炮以後,張家自產邪術炮的射速便是呈現了一個極其奇特的征象:自產的100mm口徑飛龍炮的射速為一分鐘3發,而自產150mm口徑炮的射速倒是略微地超越了這個值,為每分鐘4發。對於如此不公道的征象,張林當即建立了一個多魔核底座炮項目組,開端研發多魔核底座速射炮。遵循張林的假想,隻要將底座魔核增加至三顆,一級邪術炮的射速便能夠達到每分鐘十發擺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速射炮。
建成兵艦托付完成後,張林麾下便具有了三支氣力不弱的艦隊。
張家最早的一批飛龍號乃是八炮設想,當時滿員為68人。而現版本飛龍艦的艦炮數量做大較大幅度的淘汰,故而每艘飛龍炮艦上裝備的水兵數量也是大幅度縮減。目前,包含艦長在內,一艘飛龍艦滿員為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