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清_第154章 城下之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894年12月27日,大華當局全權代表李恩富與日本輔弼伊藤博文在日本長崎港正式簽訂華日《甲午條約》。兩邊代表在合約上各自具名,宣佈著這場長達一個月多月的華日甲午戰役終究在這鄰近除夕的年底正式落下帷幕。

“不割地?”待伊藤博文與李恩富再次對峙於構和桌,而伊藤博文將日本國的底線申明以後,李恩富稍稍思考了起來。

這但是要亡國的節拍啊!

3、日本國向華當局開放東京、橫濱、橫須賀、廣島、長崎五處互市港口,大華對日本享有片麵最惠國報酬;

4、華府享有在以上互市港口自在建廠及自在駐軍的權力,享有領事裁判權;

在大華水兵清一色的裝甲钜艦麵前,非論是大和級還是赤城級,都是那隻能挨轟的便宜貨。

現現在,日本戒備艦隊獨一八艘無防護的大和級巡洋艦和二十多艘赤城級炮艦,日水兵總噸位獨一不到三萬噸。在強大的張家艦隊麵前,獨一一些無防護巡洋艦和小噸位炮艦的日本戒備艦隊是毫無抵擋才氣的。

伊藤他殺了,睦仁老兄駕崩了,日本的這個爛攤子留給了睦仁老兄獨一存活下來的兒子嘉仁,也就是日本第123任天皇,大正天皇。大正天皇嘉仁雖已經16歲,但自幼多病,曾患腦膜炎並留下了後遺症。故而,大正天皇即位後,日本的政權便是直接由眾望所歸的日本親王有棲川宮熾仁把持。

大華水兵在日本內海接連策動的雷霆式軍事行動,再一次震驚著全部日本海內,更是讓本就難覺得繼的日本當局墮入了龐大的發急當中。日本百姓和日本當局這才清楚地認識到,在強大的大華水兵麵前,自誇已經強大的日本帝國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有超越半數的被俘日軍在被開釋返國以後,在輔弼他殺、天皇駕崩後,便也無顏苟活於世,接踵切腹他殺。一時候,日本海內他殺成風,陸連續續有著三千多日本軍人挑選切腹謝國!

還是還身處長崎與大華代錶停止和談的伊藤博文,在接連被告之吳軍港被毀、川崎港變成廢墟的動靜以後,直接一臉哀思地流下了眼淚,本來才五十出頭的日本輔弼,刹時衰老了十歲不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