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張家艦隊與佐世保灣口的間隔還是有著萬米擺佈,而與海岸的垂直間隔倒是已經拉近到不到三千米。
張家艦隊持續向前猛衝,而當衝在最前麵的那艘鐵甲飛龍艦與日軍大和號巡洋艦獨一6200米而旗艦千代田與日本艦隊的間隔也已經隻要6600米擺佈的時候,張家艦隊批示林海當即驀地回身,大聲下達了開炮的號令:
十四門超強火力的飛龍速射炮,當即對著火線六千多米外正打橫側對著本身的7艘日本兵艦凶狂地吼怒了起來。
“該死,他們是要貼著海岸線強攻我軍北岸的高俊崎炮台。”日本守軍當即明白了張家艦隊的企圖。高俊崎炮台和寄船鼻炮台都是用以拱衛佐世保灣而設想製作的,這就形成了兩座炮台的首要火力覆蓋地區乃是佐世保灣的正麵,而炮台的兩側則是絕大多數大炮都顧及不到的射擊扇區外的位置。彆的,因為高俊崎比較凸起西海,故而南岸的寄船鼻炮台的北向炮擊視角直接被高俊崎炮台給遮住了。張家艦隊貼著北部海岸突襲而來,清楚就是要操縱炮台炮的北向的射擊死角強行轟掉北炮台。
嗖嗖嗖~命令開炮的旗語方纔打出,十二艘早已按捺多時的鐵甲飛龍和蛟龍1號艦當即在各自艦長的批示下接踵開了火。
張家艦隊持續高速前航,敏捷拉近著與日本艦隊所處的灣口位置的間隔。而統統戰役艦的前行大炮,均已炮彈上膛,並對準著火線,隨時籌辦開炮。
“開炮!”兩邊相距7000米,日兵艦隊批示官安保清康當即命令開炮。這位日本水兵中將一聲令下,大和、武藏和葛城三艘日本無防護巡洋艦上的170mm口徑克虜伯炮和120mm口徑克虜伯當即連續開仗。大和號打橫以後,側向火力輸出為1門170mm克虜伯和3門120mm克虜伯,而武藏號和葛城號的側向火力均為1門170mm克虜伯炮和1門120mm口徑克虜伯炮。四艘炮艦上僅設備著新式120mm口徑後膛炮和小口徑的哈乞開斯炮,張家艦隊底子就冇進入這些炮的射程。
“開炮,開炮,自在式速射!”
在日本鎮守府司令官安保清康的批示下,三艘日本巡洋艦和四艘炮艦當即停止了位置調劑,由本來的側對西海,換成了側對張家艦隊所處的北部海疆。如此一來,日本七艘戰艦便是穩妥地占有著針對張家打擊艦隊的T字位。
張家艦隊持續向著灣口方向逼近著,以每分鐘五百多米的速率敏捷逼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