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楠能這麼快獲得動靜,實在還要歸功於司馬道福的另一名盟友――南康公主。
桓溫聽她這話,倒是有些心虛。這些年,是有些對不住李氏,聽她這說法,彷彿並不中意司馬昱。不過,這關乎他的大計,做下的決定是不會等閒變動的,大不了,今後七女出嫁時,給她提一提身份,把嫁奩弄得豐富些。心中如此想著,麵上倒是不顯,隻是暖和地拍拍她的手,道:“你放心,我自是不會虐待我們的女兒。”
南康公主聽她這話,心頭略微利落了些:“你倒可貴也有些自知之瞭然!”
“聽去插手重陽宴的人說,這全部建康城,都冇有一個比得上七娘子的!那本來的建康第一美人殷九娘子,連我們七娘子的十之一二也不及呢!聖上冇參加上前,那望龍山頂上的假山背麵,都擠滿了人,滿是看我們七娘子的!”
要想帶走七娘子實在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要連帶五姨娘一起帶走。之前恰是因為要考慮到五姨娘,纔會有諸多龐大的安排,現在,看自家郎君的態度,已經等不及,不肯再顧忌李氏了,明楠不得不道:“郎君,若不帶五姨娘走,您到時要如何與七娘子交代?”
司馬道福原還籌算東拉西扯幾句,如此情勢之下,卻隻得直入主題了。“我不過是來奉告你,父親要把七mm許配給我阿父了。”
司馬道福能提早得知這個動靜不奇特。會稽王畢竟不是十七八歲的魯莽少年郎,應是提早和桓溫通過氣的,司馬道福必是本日從她的生母徐氏那邊得知的。好笑,連徐氏一個側室都曉得的事情,桓溫竟然冇讓她曉得一點風聲。想到此,不由心中有些悲慘。
**
重陽宴一結束,跟著插手宴席的世家貴族和侍人們一回到城中,會稽王贈花給桓七娘子一事便敏捷地在建康城中傳播開來。入夜時,和芳院便也聽到了傳聞。天剛擦黑,李氏身邊的紫蘇便興沖沖地來跟李氏陳述了這個好動靜。
本日桓姚大大地給桓溫長了臉,桓溫是極其歡暢的,早晨過夜和芳院,也算是對李氏和桓姚母女的嘉獎。聞李氏說這重陽宴上的事,誇道:“多虧宛珠給我生了這個好女兒!這滿京的小娘子,誰也比不得我們阿姚,看那些士族的渾小子們,常日裡眼睛都長到天上去了,現在還不是見到阿姚就走不動路!”
玄月初十,不過是第一天,便已經有一家上桓府提親。這動靜一傳出去,其他見過桓姚的未婚郎君們也紛繁坐不住了,恐怕被彆人捷足先登,本身追悔畢生,也從速懇求著自家長輩們來提親。一時候,數十家大官小官和貴爵之家出來采購納采禮,幾天以內,這納采禮要用的活雁等物都漲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