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千萬歲……”
“臣有罪!”百官跪了一地。
忽的群臣中就起了一陣群情聲,堂上小天子單於穩坐在龍椅上。一身金色五爪龍袍,頭戴寶珠金冠,襯的一張小臉格外神采奕奕。而本該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側坐現在卻空無一人,怪不得百官群情。
“門下送來的聖旨,乃是經了皇太後親身過目具名,中書門下兩省也是蓋了章,再由臣等欽點了銀兩,派了兵部的人送往疆州。”鄭淵成也不躲,直視著小天子,“臣敢以項上人頭包管,這一千萬兩出長安之時一銀一兩都未曾少!”
見朝堂下百官昂首跪地,小天子深吸了一口氣,穩了心神接著道:“太後如此放縱你們,朕如果個昏君,也許你們更歡暢,這大王朝亡了你們是不是一個個都要占山為王!”小天子一拍龍案,“誰對朝廷有怨,誰不平朕,本日儘管站出來!朕親身給你個說法!”
上至尚書令,門下侍中,門下侍郎,下至戶部尚書,禦史台大夫,司農卿等,滾了一地,此中幾人身形不穩幾乎栽倒,嚇的更是渾身顫抖。
“兵部尚書!”
小天子揮了揮手,不肯再看,“朕不食言,抬下去吧。”又道,“呈上來。”
“有功者,朕記得,逼宮者,朕毫不會放過!”小天子忽的麵色一變,厲聲道:“你們一班朝臣,都曾跟隨先皇。先皇在時各個都是畢恭畢敬,卻都未曾信過朕!太後好欺矇,朕更好欺矇是不是!”
“本日起,朕親政朝堂。”
柳卿雲與蘇文謙在朝廷前相遇,兩廂裡行了禮,相互一笑,便領著百官進了殿內。蘇文謙立在文官的首列,柳卿雲為護國將軍,天然立在武官的首列。福德安看了看殿下的百官,收了心機上前朗聲:“百官,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小天子轉頭對福德安道:“宣旨。”
康盛四年正月初三,護國公柳卿雲與正宮太傅蘇文謙騎馬並肩行過鬨市,萬民跪地拜呼,吾皇賢明。護國公柳卿雲正值十八,跋文王朝大墨客李鳳鳴此中一首《鳳鳴關踏》裡的少年將軍說的便是柳卿雲。——《長安城手記》
福德安在宮中謹慎謹慎了三十載,這察言觀色的本領最是特長。昨日從傾顏宮出來,小天子麵色雖無透露,那眸子的寒意卻叫他膽戰心驚,謹慎翼翼服侍了一宿。方纔麵上雖笑著,眼神還是如昨日普通寒霜。
“皇上心慈,替太後擔憂。”福德安從速安慰了一番,不忘道:“莫勞累了龍體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