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於此重嗟問,難過西風夕照中。
耶律學古見孟良誌氣昂昂,自思:“此人必是將家,不成與之鬥。”輒曰:“舞劍冇甚好處,且射箭為樂。”孟良曰:“要走馬射,穿楊射,隨汝意欲。”謝留曰:“走馬射柳,人所常見,須奇巧而射。”孟良曰:“何謂奇巧?”謝留曰:“將一個活人縛在柱上,連射三矢,能避者便為妙手。”孟良聽罷暗笑曰:“此賊要暗害我,先須殺之,以挫北番銳氣。”乃應曰:“阿誰先射?”謝留曰:“我先射。”孟良慨然承諾,自令人縛於柱上,叫曰:“任汝連放三矢。”八王等瞥見,各有懼色。謝留離筵前一望之地,手拈硬弓,一矢放去,被孟良緊緊咬住。第二矢向項下射到,又被孟良一手扒開。謝留惶恐,再放一矢,要射其腹,不想孟良有護心鏡,射之不入。十大朝官連聲喝采。
世人解去其縛。孟良曰:“借汝與我試箭。”謝留無可何如,亦被縛於柱上。盂良滿開雀弓,扣鏃射去,用心不中番官。謝留自恩:“此人隻會舞劍,不能射箭。”乃曰:“任汝再放二矢。”孟良又放一枝,正中項下。謝留應弦而絕。恰是:
此時動靜已傳入北番,蕭後遣耶律學古為行營總管,部津兵一萬,先往等待。學古領命,率兵徑赴九龍飛虎穀,於正北下寨。次日,親往穀中巡查一遭,回軍中謂牙將謝留、張猛曰:“我視其處,四下皆死路,惟東邊一片平陽地,堪容五六百人,可因而地擺筵,以待其來,就中圖事。”謝留曰:“總管此計極高。”道來罷,人報十大朝官已到。耶律學古分付軍馬遠遠躲避,自出軍前驅逐。八王與學古頓時施劄曰:“汝主自議,要獻九州圖籍,將軍意下何如?”學古應曰:“陣前不是媾和地點,明日當於軍中決計。”八王應允而退,於正南安下堡壘。
無能番士徒施勇,本日須教箭下亡。
卻說寇準、柴玉、李禦史、趙監軍等得旨,都來八王府中商討。準曰:“此乃堅人之計,若去必有不測。”柴玉曰:“聖上所命,豈敢推讓?”八王曰:“各位無憂,此行須從三關寨顛末,見楊郡馬,借軍助行,保管無事。”準等大喜而退。”次日十大朝官入辭真宗。真宗曰:“卿等此去,為社稷計也,當謹慎行之。”八王等領命出朝,離京望三關進發,先遣哨馬報知六使。六使令孟良、焦讚於半路迎候。
不日,八王與世人將近梁門關,一彪軍馬攔路,乃是孟良、焦讚等,高叫曰:“來者莫非八殿下否?”八王近前曰:“是誰攔路?速報與郡馬知之。”孟良即上馬,伏於路旁曰:“蒙本官調派,令小可謹候多日矣。”八王遂與眾官直進三關。又見一彪人馬來到,倒是六使自來驅逐。八王見了六使,不堪之喜,並馬人帳中。十大朝官順次坐定。當以下舉酒菜齊備,眾官舉杯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