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未畢,守城軍來報:“南門漸崩,番人將攀堞而上。”淵平曰:“陛下快脫下禦袍。臣父與六郎延昭、七郎延嗣保車駕出東門。小臣與弟二郎延定、三郎延輝、四郎延朗、五朗延德出西門詐降。不然,君臣難保。”太宗不得已,卸下禦袍,龍車、法駕之具,儘付淵平。
(淵平)先遣人齎降書前去。番將天慶王接得宋帝降文,與世人商討。韓延壽曰:“宋人遭困出降,此事必實。然不過與其媾和放回,寧有侵犯之理?亦請回書,與使者覆命。”
太宗看之不敷,因指前一望之地問曰:“野草連天,倒是那邊?”潘仁美奏曰:“此優州也,古來定都之地,最是好風景。”太宗曰:“朕當與文武諸臣,前去玩耍一回。”八王急奏曰:“優州乃遼主蕭後所居之地,陛下若往,是自投機阱也。速宜整車駕還京,免遭熱誠。”太宗曰:“昔者唐太宗安定了遼東,何嘗不親臨戰陣。今朕有千軍萬馬在此,豈懼蕭後哉!汝眾臣但隨朕去無慮。”八王再不敢諫。
哨騎報入楊業軍中。楊業聞此動靜,乃曰:“番人不戰而退,必有謀矣。我世人且入城見駕,徐圖離開之計。”淵平道:“父親所見極明。”即整軍馬入城中,朝見太宗。太宗大喜曰:“不是卿來赴援,仇敵安肯退去?朕聞卿名為遼人所畏,信不誣矣。”業奏曰:“番人蠻夷之性,意不成測,此去必將複兵來困。望陛下即整車駕,臣父子搏命殺出。”太宗曰:“朕明日準定回駕。”話聲未絕,忽報:“番兵長驅而來,仍舊圍了城郭。”太宗驚曰:“不出卿之所料。”業奏曰:“番兵眾盛,車駕難以輕出。待臣核閱仇敵陣容,然後定計破之。”太宗曰:“卿當經心籌度。”業承命而退。
擁翠拖藍疊秀奇,巍然勢下彆華夷。
卻說大字車駕既離沐京,一起行來,看看瞥見五台山不遠。寺僧智聰長老,率眾驅逐於龍津驛。車駕來到寺門外,引班官迎太宗進入方丈中龍椅坐定。文武列於兩班。帝因下命,著儀司官齎過香禮與寺憎,於供佛案前線舉齊備。群臣隨帝詣佛殿中。寺僧敲動鐘鼓。太宗躬下拜禱曰:“朕今此來:一者為先帝之願,特來賽還;二者為生民臻承平之福,仰仗洪慈;三者乃願皇圖穩固,四海清寧。”帝祝罷,主典僧宣讀誥文畢。是夕,太宗宿齋於元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