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詭玄奇_第124章 決定前往黃河古道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喜好養詭玄奇請大師保藏:養詭玄奇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第五次嚴峻改道:1232年蒙古軍決河於歸德鳳池口(今商丘西北),1234年蒙古軍決河於開封,此次改道構成多條河道,首要以下:1. 奪濉入淮;2.奪汴、泗入淮;3.奪渦入淮;4.奪潁入淮。1351年賈魯治河,挽黃河東南由泗入淮的故道。其走向:今蘭考縣東-曹縣南-商丘北-碭山西-蕭縣北-經徐州入泗,由泗入淮。明初黃河根基以此為乾流,1492年,黃河在河南黃陵崗決口,堵口後北岸修大堤防備,明中葉今後多股並存,此中首要有:1.奪潁入淮(大黃河);2.賈魯河(小黃河);3.奪渦入淮;4.奪濉入淮;5.由曹縣、沛縣入運河;6.由曹縣、魚台入運河。到隆慶、萬用時,徐州以上兩岸大堤構成,黃河從蘭考經商丘、碭山、徐州,下接泗、淮入海。 [11-14]

第三次嚴峻改道: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今濮陽東決口,分北、東兩條河道。

第六次嚴峻改道: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決銅瓦廂,結束了下流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汗青,回到渤海灣入海,構成現在的黃河下流河道。 [1-2]

萌萌的心中充滿了孔殷,他彷彿已經等不及要立即踏上路程了。但是,張建軍卻提出了一個關頭題目:“但是萌萌,我們還冇有告假呢!這一出去能夠會需求很長時候啊!”

“所謂的黃河故道是黃河改道以後留下的古道據史料記錄與《黃河誌》的統計,汗青上,黃河決口眾多約1500次,此中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嚴峻改道有七次。第一次嚴峻改道:在上古期間,黃河從積石山開端,達到龍門山,再向南達到華山的北麵,在孟津以上流在山穀間,過孟津後彙合洛水等支流,向東北經今宿胥口,過浚縣大伾山,彙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钜鹿以北的大陸,然後黃河鄙人流“播為九河”,分多股入渤海,公元前602年,黃河在今河南浚縣西南堤壕村四周宿胥口改道,支流由北流改向偏東北流,春秋戰國至西漢末黃河一向保持必然河形,史稱為“大河故瀆”。戰國中期黃河下流大範圍築堤牢固下來的河道漢誌河,結束了多股分流局麵。漢誌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縣)-今濮陽西南―今館陶縣東北-臨清南-德州東南-東光東-孟村北-黃驊西南入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