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忙介麵道:“奴婢送姨娘出去。”
謝宛娘低了頭,喃喃道:“顧大人與我們非親非故的,又怎會情願照顧我……”
顧運則微微皺了皺眉:“太太房裡,你如何也不等丫環通報一聲就出去?”
“妾方纔來了一回,大女人說太太歇下了。”白姨娘眼睛如有所指地往孟素蓉身上一轉,臉上微微暴露點委曲的神采,“妾也是怕梨園子的人放在那邊有甚麼不端方的事,以是急著來問問太太,太太早示下了,妾也好早些歸去跟老太太回話。”
她倒不是柳姨娘,隻會往那風花雪月的處所去想,倒是感覺這事兒並不像班主說的那般簡樸。若說是來喊冤遞狀子的,為何不到衙門裡去?顧運則不是那等“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出去”的昏官,治下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算得上腐敗,何至於要兩個伶人混到家裡來喊冤?隻可愛顧運則外頭的事兒向來不與她和顧老太太說,倒是總會與孟素蓉商討。
呂良斬釘截鐵地說:“隻要能替鄉親們報仇,我甚麼都不怕!”
呂良和謝宛娘在屋子裡商討之時,孟素蓉和顧運則也在商討。
“去參軍倒是功德,這年青人很有些誌氣與風骨,隻是若想立軍功,就得去西北那等苦寒多兵之地,疆場上刀槍無眼,一將功成萬骨枯,那裡有那麼輕易呢。”顧運則搖了點頭,“我原想,就讓他到莊子上去各種地,趕趕馬車,能安然過一輩子也就罷了,畢竟他若真要告狀,隻怕……”如果皇上一向寵任著茂鄉侯府,隻怕呂良這個狀一輩子也告不贏。
“姨娘――”跟著她的丫環藤黃窺著她的神采,“太太現在有身孕,老爺也要格外看重些,姨娘何必去碰釘子呢?”她雖是孟素蓉買來的,但畢竟是分在顧浩然名下的丫環,將來出息也少不了在白姨娘這一支上,如果白姨娘跟孟素蓉真鬨得水火不容,隻苦了她們這些做下人的。
“人各有誌,莫不如就承諾了他,如果當真有造化,也是老天有眼。”孟素蓉卻另有設法,“如果我們不該,強將他圈在莊子上,隻怕他鬨到彆處去,反而不好。”呂良儉樸忠誠,孟素蓉倒頗喜好他,這事若鬨出去,隻怕呂良二人保不住性命;再則若被人曉得這二人向顧運則告密陸鎮,不管顧運則接不接這狀子,都是費事。
呂良果斷地點了點頭:“顧夫人說得對,我們現在無憑無證,彆說告國舅爺了,就是告個縣太爺也不會有人信的。可如果我做了將軍,再來告狀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