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不說你祖母也會呢?”嫣然的聲音很和順,小孫女的眼又眨巴幾下,嫣然把車簾放下:“好了,到家了,下車吧。”
另有一點點尾巴,實在不肯意等的,明天那章便能夠當作結局了,因為故事的主體部分已經交代結束。遵循很多人的風俗,這部分應噹噹作番外,可因為我冇有寫番外的風俗,以是還是在註釋裡寫。
小人兒本年才四歲,是這家裡的掌上明珠一樣的存在。摟住嫣然的脖子小嘴就撅起:“我不想她們跟著。祖母,我想問問,姑姑小時候就是這麼調皮嗎?”
“我還怕爹孃氣到呢,這走了四次都冇考中!”鄭小弟嗬嗬笑著,聽到弟弟如許說,嫣然就放心了,不怕落第,怕的是今後就委靡振冇有精氣神了。現在弟弟還能和本身開打趣,那證明落第這件事對他影響不像前幾次那麼大。
想到這,嫣然很想把丈夫搖醒,和他說說這一起走來的酸甜苦辣。可看著他麵上那已經很較著的皺紋,嫣然並冇把丈夫搖醒,還是讓他睡吧,要赴宴的,可不止本身。
嫣然抬手就往鬢邊拔下一根白髮:“還不老?都快五十的人了,瞧瞧這是甚麼。不過皺紋少些罷了。”
你大嫂啊?嫣然說了這麼一句就冇說話,隻淺淺一笑。這樁婚事,從很多人眼裡來瞧,都是一樁不算好的婚事,婆婆躺在床上要花銀子治,家裡的財產雖另有一些,可隻夠嚼裹。一進門就要撐起這個家,難怪本日新娘子會一點也不歡樂。
“我們兒子,現在可真是大人了!”嫣然由衷讚歎,根哥兒淺淺一笑:“娘,兒子本年都二十七了,早不是孩子了。娘,您到底去不去?”
“大嫂本年都快六十了,說到這個,四嬸嬸和小姑都給我寫信來,說大嫂六十大壽要辦時候,可要記得讓我奉告她們,她們好備上幾樣禮。”嫣然的話讓裘氏又笑了:“備甚麼禮啊,我最盼著就是能見見她們,但是難!”
“祖母不是在揚州嫁給的祖父?”小孫女還要持續刨根問底,根哥兒把女兒抱起:“就這愛問的性子,和你姑姑是一樣的,見到舅公還不上前叫人?”
兩邊都是知根知底的,乃至武氏也算嫣然瞧著長大的,是以嫁出去以後,婆媳相處甚好。
過了年正月裡非常熱烈,赴過幾場酒菜,現在不管是容家的人還是鄭家的人去赴宴,都不會有冇眼色的人和他們說些甚麼,而隻要連串的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