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便站在一邊的芳苓這才接話道:“芳茵姐姐甚是無趣,邀姐妹前來,卻把我們撂在這書房,也冇籌辦些節目,難不成還讓姐妹自找興趣。”
這邊芳蕾一邊佯裝觀梅,一邊豎起耳朵聽姐妹的談天,一邊還在內心瞎策畫,那邊一向充作啞巴的芳菡終究開了金口。
眾丫環皆退至牆角作壁上觀,儘力裝著木頭隱形人,蜜斯們則在窗邊、臥榻、桌邊肆無顧忌的談笑。
芳菡聽了,便言說她比來一向都在練習名曲《梅花引》,本日賞梅會,怎可無絃音,今適逢其會,不如自薦,聊為姐妹掃興。
眾蜜斯皆隻留一名丫環貼身服侍,其他的若冇被傳叫便不消上前,都等在中間的小抱廈裡,以免打攪女人們的雅興。因是在書房,紅袖便代替紫萱留了下來。
芳茵作為東道主明顯並不如何合格,隻一味的與大表姐顧慧閒談。顧慧則有些無聊的在書架旁翻閱一些雜文彆史,有搭冇搭迴應芳茵的問話。
芳菡指著那幅紅梅圖邊的一首小詩,邊昂首問一旁的芳茵道:“這詩甚是風趣,吟儘紅梅之態,雖略帶黯然銷頹,卻也自有傲骨,不知是哪位墨客所作。且看這筆跡,仿不是姐姐所寫,姐姐雖是女子,筆跡卻剛柔並濟、古樸風雅,而這字雖清爽雋永,卻自有一股風騷之態。”
作者有話要說:上一章的紅梅綻放時節不對,應改成臘梅,在此聲明
江南江北春光輝,寄言蜂蝶漫疑猜。
芳茵瞧了笑道:“真真是我們孟家的第一才女,目光就是暴虐,如果旁人必覺得我練字改了路數,也隻姐姐一瞧即說非我所寫。”
顧慧是眾女中春秋最大者,雖還未進學眉間卻早已閃現書紋,且還是和府裡太太一樣的水滴形狀。顧慧因自小早慧,小小年紀便已閃現書紋,雖本是女子卻被當作男孩養大,從小就學文習舞,自發與普通女子分歧,脾氣上不免狷介孤傲,除了姑媽(即芳茵的母親顧氏)與本身的母親,卻還冇把哪個女子放在眼裡過。此次若不是姑媽相邀,顧慧說不得就推了此次的帖子。
丫環適時的上了些時下新奇的茶果點心,略微清算了桌椅茶幾小凳,才緩緩退下。
新春除舊歲,滿府新氣象。紅袖自來當代的第一個新年就如許悄悄走過,不過是多些月錢,發兩件新衣,月朔這天,太太再給孟府中有聲望的舊仆派發些賞錢罷了。值得一提的是,芳華苑裡,紅袖雖來公爵孟府隻幾個月,卻得了和蜜斯的奶嬤嬤管事們一樣的賞錢,這也算是對紅袖這幾個月的完美當代適應餬口賜與的官方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