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嬌記_40.將就計一箭三雕(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造橋鋪路,向來都是造福公眾的事兒。且這定阪河又寬又長,建橋工程龐大,破鈔人力、物力不知多少。

不管這摺子究竟是或人蓄意讒諂,成心為之,還是這李項元真真兒引發了公憤,上達天聽。

毫不知情的周士清,被人兜頭潑了一大盆子臟水,天然是氣的神采烏青,他模糊思疑是蘇慕淵做的,卻又找不到證據,因而也就隻能作罷了。

可又有一批不太看得慣周相一派的武將卻感覺,聖上如果給了這筆錢,那還真是有些怕了“老丈人”的意義了,當天子的哪能如許窩囊!

未幾時,雲虎抬了一大摞賬冊子,晃閒逛悠地從大門口一起走過來,京兆尹挨個翻來看了,驚了一跳,先前的困頓也俱都一掃而光。

那摺子上第一句便是“李大人窮侈極奢,不除難以布衣憤。”緊接著那摺子上便開端贅述,李大人與其夫人出行,非常講究場麵,香車寶馬,招搖過市,跟從的主子與女伶,一個個穿的斑斕華服,有路人稍稍走的近些,便有那惡仆手執鞭子朝人抽打。

恰好這劍英又是個斷念眼的,成日裡搬出蘇侯爺說的那句話:“若想讓阮老爺早日被放出來,你就得每日不竭地好好兒把這阿膠紅棗鹿茸羹喝完。”

卻說那李項元為何敢不要命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要錢?這少不得還是要提一提蘇慕淵的“功績”,卻說這李氏父子都有些見不得人的弊端,李三是妄圖美色,而這李項元則是嗜賭。

定阪河石橋建成期近,也不知這麼勁爆的事兒,是誰泄漏了動靜,大橋修造完成以後,修造用度的事兒垂垂在坊間瘋傳,現在老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俱都從“阮仁青行刺李三”的事兒,變成了“李項元天價修造定阪河石橋”了。

那京兆府尹也是不利,每日為了這樁大案正夜以繼日,宵衣旰食,這廂好不輕易趴在案幾上睡了個囫圇覺,卻又聽到大門外鑼鼓頻傳,聲聲短促。

身為當朝天子的尉遲曜,天然要派人徹查。

但是這個事兒還不算完,到了建橋掃尾階段的最後半年,李項元再一次請旨,因為造橋經費緊缺,還需十五萬兩黃金。

“元朗”這個名字,是蘇慕淵的母親雪姬留給兒子的長命鎖上刻的字,實際上“元朗”纔是蘇慕淵的真名,隻不過雪姬死的太早,老侯爺也偶然給他取名,六歲之前,他的名字隻是“小牲口”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