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粵軍打擊軍隊靠近賓州城牆快200米時,一陣陣麋集的槍聲響起,幾十道火舌將彈雨潑向城牆外100米內的空位上。
一排排整齊的泥胚營房前,一列列兵士們正在寬廣的操場長停止著行列練習,鬆散的德意誌教官諦視著,如不是新兵們的黃皮膚和中原口令,井然便是一批德意誌甲士在練習。
邕城陳明炯收到電報,痛罵陳光炯“蠢貨!”。
“飯要一口口吃,火炮能打響、打準我便滿足了,我們的軍官與兵士文明程度有限,那些多少與拋物線的計算還得從根基的算術教起。”
據安插在邕城的探子發來動靜,粵軍陳光炯1旅3個營向賓州開來,旅長陳光炯親身領兵。
伴隨的辛燦彙報這已是第三批炮兵,前2批練習合格的炮兵已經分下軍隊,10人的炮兵班中由一名流官和起碼5名讀過書的新兵構成。
一起來進犯得順風順水、趾高氣昂的粵軍們,哪受得了這口氣!
暢鵬讓辛燦號令他們每炮實彈發射2發。一陣籌辦後,發令員收回口令、手中的紅旗一揮,每一門炮起碼都有一發炮彈能打中2000米外的目標。
賓州的鄭啟明團長正嚴陣以待,併發來叨教電報。
檢察陳明炯伐桂粵軍的佈局,臨時派來進犯賓州的軍隊已是他的極限,連獨一在邕城留守的陳光炯1旅另2個營都不敢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