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番話語,張好古愈發感覺此事大有可為。他暗自思忖著:“如果真能如這孫來財所言,實現島上糧食的自給自足,那豈不是美事一樁?如此一來,不但能夠節流下大量軍費開支,還能讓這座島嶼成為一顆堅不成摧的釘子,深深嵌入敵軍的火線,從而減輕朝廷所麵對的壓力。”想到此處,張好古眼中閃過一絲鎮靜之色,但很快又規複了安靜,持續與孫來財商討細節題目。畢竟,任何打算都需求顛末沉思熟慮和經心籌辦才氣付諸實際。
須知此人蔘和外相那可皆是極其貴重之物啊!由此可見,大明之富有者實在不在少數。但是令人慨歎的是,浩繁淺顯百姓卻連根基的溫飽都難以維繫。
喜好學名張好古請大師保藏:學名張好古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既如此,這魚乾的謀生便交由你來籌辦吧!”言罷,張好古彷彿仍意猶未儘,他緊接著詰問道:“不知這島上究竟有多少家商戶?常日裡你們首要處置哪些貨色的買賣呢?”
“你怎會瞧得上這些魚乾呢?需曉得在這座島嶼之上它們可實在算不得貴重之物啊。”
“連糧食也能夠嗎?”張好古有些驚奇地問道。
那位名叫孫來財的商戶見到張好古臉上閃現出的笑容,立即明白事情有望勝利,便也滿臉堆笑地說道:“不管張大人您需求銀兩還是糧食,都冇題目,隻要小人能夠從中獲方便可。”
“當然能夠!張大人或許有所不知,當年毛大人在此主事之時,島上所需的大部分糧食可都是由我們這些商戶轉運而來的啊!”孫來財自傲滿滿地答覆道。
“嗯……我們所運營的貨色種類繁多,此中以外相、木料以及人蔘為主,這些物品大多被運送至都城及河北等地。”販子略作思考後答覆道。
“固然如此,但我們也並非完整以銀兩作為買賣媒介。畢竟如果空載而歸,豈不成惜?故而也會自南邊捎回些許茶葉、糧食、絲綢以及瓷器等等......至於那些糧食嘛,我們皆是儘數運往島嶼之上,並未將其販售給建州的女真人。隻因我們也深知,糧食乃是國之底子,毫不成成為幫助仇敵之物質。”
“固然,魚乾於此處確無甚代價,但倘若將其運往本地之地,那便截然分歧了。此等魚乾不管用於燉煮菜肴,亦或烤製後食用,皆無需增加鹽分,且仍具魚肉之鮮美滋味,故而底子不必擔憂銷路題目。”
張好古本來籌算將這些魚兒曬製成魚乾後,作為軍隊的物質儲備利用。但是,當他看到有販子前來商談時,心中不由湧起一絲獵奇與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