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天初獲得關中之事很快便被金宋國兩國得知,金國連遭重創,有力反擊,隻能加強關外防備,療攝生息。宋廷倒是亦喜亦憂,喜的是血刀堡成為了大宋在西方的樊籬,憂的是怕血刀堡成為第二個洞庭,來和大宋作對。吳階親上了一道包管書,包管洛天初毫不會背叛。宋高宗複書吳階,讓他全權措置川陝事件,時候重視血刀堡的意向,進步警戒。
洛天初率軍回到長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大部分的關中兵士調往長安,每城留五百兵士保持治安。並召見關中統統太守,將士,遴選有才氣,有擔負者加以培養,調派到邊關駐防,卻將他們的家人留在長安,以作管束。在公孫明月的建議下,備了兩份厚禮送往吐蕃和西夏,拉近鄰國的乾係。公孫明月還順從洛天初的發起,關中免稅一年,隻向大戶征收財帛。那些大戶以金大官報酬首,隻能忍痛割肉,捐出錢來。
洛天初在寶雞城下持續應戰三天,金兵不敢反擊,洛天初隻要一萬兵力,強行攻城將傷亡慘痛,他便采取疲兵之計,每到夜裡讓鼓手在寶雞城下擂鼓,搞的滿城軍隊一驚一乍,夜不能寐。洛天初又從四周鎮上找來幾十名善伐詞訟的先生,一遍遍的謄寫著崔興製定的“招降信”,再由箭手從四周八方射入城中。信的大抵內容是完顏智極不顧軍民的安危,負隅頑抗,笨拙至極。不管誰能擒住完顏智極並翻開城門,賞金五百兩,加封寶雞太守。
這一日晴空萬裡,陽光亮媚。洛天初陪令雪兒吃罷午餐,籌算去城外騎馬。正碰上一名流兵稟告說洞庭幫來了訪客,請洛天初歸去議事。洛天初心想莫非是楊太來了,便彆了令雪兒,單獨回到府衙。府衙二堂內公孫明月正在接待一名中年文士。
期間洛天初收到了幾封手劄,一封是來自吳階的,讚他有勇有謀,僅數月便光複了關中,有古良將之風,望他再接再厲。第二封來自楚來客,他是以吐蕃國師的身份來的信,望兩家戰役相處,加強買賣合作。並附送了禮品。第三封來自湖湘楊太,大讚血刀堡的豐功偉績的同時還流暴露一起打天下的誌願。最後一封信倒是來自方纔光複襄陽六郡的嶽飛,他雖是名聞天下的大將,但信中語氣甚是客氣謙恭,多以酬酢問候為主,希冀今後見麵暢談。公孫明月替洛天初全都回了信。
在回營的路上,洛天初問崔興道:“崔太守為何讓我收下這一萬兩銀票?”崔興笑道:“這是宦海的端方,堡主漸漸就風俗了。”洛天初奇道:“我已承諾過他們官位穩定,他們無求於我,何需求送我財帛?”崔興笑道:“他們是買個放心。”洛天初發笑道:“放心?他們有甚麼不放心的?我又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崔興道:“堡主如何想他們可不曉得,他們隻認破財消災,這一萬兩隻是小頭,用來摸索堡主的,若堡主接了,他們今後便可放心大膽的持續送銀票了。”洛天初驚道:“那我就更不該接了,這類事開首那還了得。”崔興道:“水清則無魚,堡主若想讓部下放心辦事,就必須遵循宦海的端方,若堡主不接,他們便會惶恐不安,疑神疑鬼,覺得堡主對他們不滿。”洛天初點頭歎道:“這是甚麼狗屁端方。”崔興道:“宦海上這些根深蒂固的風俗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竄改的。如果堡主硬要去改,隻會適得其反。”洛天初想起了吳階評價嶽飛的那席話,嶽飛想必也是不喜好宦海這一套,以是他軍功赫赫,卻被同僚架空。洛天初心想要在關中耐久紮根,就必須獲得那些官員富商的支撐。當下歎了口氣,道:“我明白了,今後宦海的事,還請崔太守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