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畫卷_第三十七章 北宋四大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老夫先去安枕,明天一早便要細瞧。你如果落下了課業,也莫要想著今晚補足了。是不是一夜之間而成,老夫也是能看得出來的!”文端先生班主任似的嘀咕了一句便回了房,未幾時,安穩的呼吸聲就傳了出來。

“小子癡頑,不過這‘襄’字……”楚風有些嚴峻,抿了抿嘴唇,“莫不是蔡襄?”

楚風聽了這麼多,不免獵奇,趕緊展開那捲軸去瞧。

楚風宿世各種茶都喝過一點,稍有體味,但是並不精通,但最起碼曉得很多東西是不一樣的。

隻見開卷便是“襄啟”二字,楚風便是一愣。再整幅展了,公然也是一封尺牘,前麵的落款寫的也是“襄上”二字,不免心頭一緊,麵色都因為鎮靜而模糊的轉紅。

“鄉裡稱呼這張為《暑熱帖》,暮年間先祖高價買返來的,在家屬中倒也無用,被束之高閣了。我前日夜裡想起了這幅書帖來,讓人去尋,還當真找到了。這也是你與這書帖的緣分罷!”文端先生笑著道。

王逸少說,“每覽古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何嘗不臨文嗟悼,不能逾之於懷”,此中感慨,當手捧真跡書帖時,便會愈發通俗,欲罷不能了。

但這畢竟是人家的家世,楚風並不會主動扣問的。

楚風雙手端著尺牘,隻感覺心境久久難平。如許的表情,在捧著《京酒帖》的時候他曾經感受過,原覺得次數多了就會垂垂轉向平平,誰知現在手捧此帖的感受,還是如同沖弱普通,畏敬、衝動、感慨、感喟一一浮起沉下,難以消磨。

楚風聽聞便是一喜,這些書卷都是後代赫赫馳名的書法論著,固然有所傳播,但是他未曾看過。現在跟著臨帖之事一起研討,天然是在合適不過的。

楚風不由由衷感激,深深一揖:“多謝先生!”

楚風對茶道本身很有些興趣,當然也不急於一時,今後漸漸體味便是。

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複。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歎可歎!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公謹擺佈。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多少?欲托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老張將晚餐籌辦安妥,便喚二人來吃。

楚風細心講授,老張聽後感慨道:“我家阿郎也不曉得本地另有這等民風,不然的話……哎!書畫首要!祭祖也很首要啊!也不曉得阿郎來歲會如何挑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