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因為上一次私有化――也是普京每天攻訐的私有化――讓普京上了台,普京是以重新國有化的姿勢下台的。因為上一次的私有化太可愛了,不過上一次的私有化也是他們本身對於西方市場經濟瞭解的通盤弊端而至使的。當時私有化的時候,他們聘請了哈佛大學的兩個傳授當參謀,一個是薩克斯傳授,一個是施萊弗傳授。他們當然都有進獻的,甚麼進獻呢?他們以為,美國經濟之以是如此之強大,是因為上市公司都是大眾持股公司,也就是老百姓持股公司。企業贏利以後股價上升,是以,如許就把財產透過股票代價的上漲分到每個老蒼內行裡,以是達到了藏富於民的目標。
王牧笛:就是彆列佐夫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這幫人。
俄總理普京
他們總以為,如果能夠把俄羅斯的國有企業一夜之間變成大眾持股,便能夠把俄羅斯的財產均勻分給每個老百姓,成果冇想到最後這個社會主義國度被7小我所節製。
經濟生長部部長納比烏林娜則流露
並明白表示
石油撐起的帝國
郎鹹平:這是對的。請你想一想,普京為甚麼這麼受俄羅斯老百姓的歡迎?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搞過一次私有化了,阿誰私有化當然是題目很多。到了1999年的時候,全部俄羅斯經濟全麵崩潰,當年的GDP就下跌了一半。遵循我們大略的估計,當時俄羅斯的GDP能夠和中北美洲的一個小國度墨西哥差未幾。這麼大的一個俄羅斯變成這個模樣,啟事是甚麼呢?就是它本來私有化的失利。那普京為甚麼會這麼受老百姓的歡迎?因為他新上任以後剛好碰到石油代價上漲,而俄羅斯是以石油、天然氣、化工、鋼材等產品為首要出口產品的,以是2003~2004年以後的油價上漲給俄羅斯帶來了龐大的財產,國度敷裕了,老百姓跟著敷裕,以是大師才把普京譽為民族豪傑――彼得大帝第二。但我們過後再來看,他能夠成為所謂彼得大帝第二是因為華爾街培養了他。我底子都不感覺他小我有甚麼了不起,有甚麼驚人的魄力、甚麼巨大的才調,都不是的,而隻要一個啟事――石油代價上漲,這剛好合適了俄羅斯的出口佈局。
加快推動私有化
(佳賓先容:閆肖鋒,《新週刊》總編緝,著有《少數派》及《雜誌觀》等係列文章。)
郎鹹平:不成以的,為甚麼?你曉得嗎,最後會像俄羅斯一樣產生一個新的股票市場,就是兌換券市場,然後到處都是台下買賣,這是非常可駭的。俄羅斯當時碰到的題目一方麵是暗盤風行,另有一方麵就是通貨收縮嚴峻。比如說,10000盧布在發兌換券之前還很值錢,比及把兌換券發到老蒼內行裡的時候,他們發明能夠連個麪包都買不起了,為甚麼?因為疇昔我要用盧布才氣買酒、買臘腸,現在兌換券也能夠買了,那就即是說除了本來的鈔票以外,又多了一大堆像鈔票一樣的兌換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