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瞭解的經濟問題(財經郎眼03)_第18章 說說聯想這些年(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銀:對我們淺顯人來講,從豪情上講,遐想是一個給我們震驚的企業,它能夠去外洋收買,當時候外洋收買還是蠻少的。但是這個收買到底帶來了甚麼,2009年1月份就已經看到了。

如果說這些財產的具有者相互抱團的成果,能夠將財產取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還好,那要不是呢?

將遐想視為生命的柳傳誌

遐想控股64%的股分不再歸屬國有

又完成了一個轉彎

郎鹹平:不過他這幾年給我們大師帶來了很多的歡愉,忽悠了這麼多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故事,不然我們的餬口不是太孤單了嗎?

郎鹹平:你想想看,2009年1月6日遐想提出了重組,重組甚麼?它收買IBM已經到了序幕,已經不可了。

郎鹹平:因為遐想扛不住了,他不得不出來。遐想內部的事情職員心內裡已經扛不住那種龐大的壓力,紛繁離職,以是老帥不得不出來。

李銀:起碼有點靠近吧,不像能源、地產和金融這麼離譜吧。

郎鹹平:它玩不下去了嘛。實在你曉得為甚麼柳傳誌老說要複出,遐想很多帶領都是我的門生,他們跟我說話的時候,我感受他們已經不是煩躁不安了,那是種驚駭。

郎鹹平:它走到明天,作為一個不把握核心技術的所謂IT製造企業,已經走不下去了。以是它但願透過2001~2004年的多元化走出一條路,成果到最後通盤失利;然後2004年以後但願通過收買IBM再走出一條路,到了2009年1月6日還是通盤失利。

王牧笛:我們之前一向存眷的是大事件,停止的是大敘事,明天我們也像柳傳誌一樣來個富麗的回身,存眷一個詳細的案例――說說遐想這些年。比來,遐想方纔停止了股權讓渡,我們先來看一個背景質料:2009年9月8日,將遐想視為生命的柳傳誌又完成了一個轉彎,遐想控股宣佈正式引入中國泛海控股個人入股,它成為遐想的第三大股東。這意味著遐想控股64%的股分不再歸屬國有,在“國進民退”引領期間潮流的明天,遐想上演了另類的“國退民進”。柳傳誌說:“民營的遐想現在籌辦向願景解纜了。”隻是令人感慨的是,在中科院初次大幅減持、中國泛海閃電入股之時,遐想也正在遭受其創業以來最為艱钜的時候。李銀:你方纔說到柳傳誌的回身,讓我想起了2008年12月份,柳傳誌寫了一封信給將來的企業家,信內裡這麼說:“我們有幸經曆過這麼動亂的30年,也是充滿機遇的30年,這個時候我本身將近退出這個路程了。”但冇想到他現在又出來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