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乾亨四年(982年)遼景宗病逝,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後,並由蕭太後攝政。當時蕭太後30歲,遼聖宗12歲。蕭太後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軫、韓德讓參決大政,南麵軍事委派給耶律休哥,撤換一批大臣,並命令諸王不得相互宴請,要求他們無事不出門,並設法消弭他們的兵權。在這些行動後,遼聖宗和蕭太後的職位才穩定下來。蕭太後攝政二十七年,在她在朝期間停止鼎新,並且勵精圖治,重視農桑,興建水利,減少賦稅,清算吏治,練習軍隊,使遼朝百姓敷裕,國勢強大。在民族牴觸上,蕭太後與遼聖宗於遼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率雄師深切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準對峙而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宋軍士氣大振,擊敗遼軍,遼軍提出和約,成為兄弟之邦,此即澶淵之盟,今後兩朝和好達一百二十年之久。以後遼聖宗結好西夏,而西夏也扭捏於宋、遼之間以圖存,構成遼宋西夏三國鼎立的局勢。[24-25]?
耶律阿保機
開元六年(718年)失活死,堂弟李娑固襲位。靜析軍副使可突於勇猛,深得眾心,娑固很顧忌他,欲除之而後快。開元八年(720年)可突於反攻娑固,娑固投奔營州,結合李大酺反擊可突於,卻均被可突於擒殺。可突於立娑固堂弟李鬱於為主,唐玄宗令襲爵,並賜以燕郡公主。鬱於病死,其弟李吐於襲爵,仍以燕郡公主為妻。吐於顧忌可突於,攜燕郡公主來唐,不敢複回鬆漠。可突於複立儘忠弟李邵固為主,唐玄宗拜邵固左羽林軍員外大將軍、靜析軍經略大使,改封廣化郡王,賜以東華公主。邵固回鬆漠後,派可突於入朝進貢,中書侍郎李元紘不禮遇他,可突於不悅。開元十八年(730年),可突於殺邵固,立遙輦屈列為王,率部落並裹脅奚族投降突厥,東華公主逃竄投奔平盧軍。可突於持續廢立可汗,乃至不再從大賀氏家屬選立可汗,可汗人選今後轉入遙輦氏家屬。[18]?
?部落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