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管在哪個時空,都是共通的。
樂器已經交給樂器鋪子去製造了。不消說那是把六絃吉他。因為冇有鐵弦和尼龍,隻能利用琵琶上的弦。琴身樂和指定的是梨木,琴頸用紫檀,這個已經和掌櫃的確認過了。北宋的木料資本還是比較豐富的。吉他琴頸的“品”(琴頸上格子地區的邊沿凸起的部分)用竹片,“相”(琴頸上格子地區裡用於讓吹奏者辨彆的標記)用水牛角。如果掌櫃的能夠嚴格遵循本身的樂器圖紙製作的話,這把吉他應當能夠彈出將來的旋律。
……
等孫立帶著兵士倉猝趕到時,樂和正背朝著他站在櫃檯上,要從櫃檯上往人群中跳下去。
見屋裡人走得差未幾,孫立瞋目對樂和低聲道:“好個樂和妻舅!有人報官說這樂器鋪子四周有人聚眾肇事,我孔殷火燎地趕來一看,本來是本身的妻舅在此鼓譟。你啊你,可否給姐夫省點心?”
到了取訂製吉他的日子,樂和一早便來到樂器鋪子。掌櫃的把一把包著紅布的琴遞到他手裡,他謹慎翼翼地把紅布翻開了。
把樂和放在地上時,他仍然雙膝跪在地上,彈出一個高鳴的顫音。
黃花梨木的吉他琴箱竟然也用粗布和絨布打磨得光滑反光,紫檀木的琴頸也週週正正,握在手熟行感方纔好。令樂和欣喜的是,琴頭竟然掌櫃的還給雕鏤上了祥雲的圖形,讓這把琴顯得超凡脫俗。琴絃拉的位置也不差,從琴頭閉上一隻眼望下看時,竟然和琴頸幾近絕對平行。就連吉他用於吊掛的熟牛皮肩帶,也穩穩妥妥地鉚在吉他的身側和尾部。
樂器鋪子的伴計三三兩兩從後院聽到聲音趕到前廳櫃檯邊上,專注地聽起二人的吹奏來。乃至過路的行人也被這獨特的噪音吸引過來,進了樂器鋪子悄悄地聽著。不久樂器鋪子便擠滿了伸長了脖子聆聽音樂的人。
樂和仍舊閉著眼,動情地彈奏著,吟唱著。掌櫃的也專注地敲著鼓和銅鈸,不時還敲著其他金屬打擊樂器,跟樂和的共同天衣無縫,相得益彰。
掌櫃的卻把上衣脫了,光著膀子敲得更帶勁了。
接下來是音頻放大裝配,因為冇有電路放大器,隻能像音樂史上曾經呈現過的初版留聲機那樣,做一些能夠把聲波盪漾擴大的分散裝配。以是樂和買返來很多鍋碗瓢盆,試著連到樂器的聲箱部,讓聲音得以放大。
樂和展開眼時,見是姐夫到來,一臉的肝火,這才停止了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