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_第37章 打嘴仗也能勝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正在群情之時,張飛俄然出去,他先向劉備一抱拳“見過兄長”。然後又向諸葛亮一點頭,“孔明先生,和劉琦公子好”。三人答禮以畢,張飛問起他們群情甚麼,劉備把三人商討的事情說了一遍。劉琦也叫他一聲三叔,您看這事該如何辦?

江風浩浩,雲聚天將曉。簾外風聲驚宿鳥,群賢堂內騷動。

當下魯肅看吧,他問孫權,“主公意下如何”?權曰“尚無定論”。當時五官中郎將張昭出班對孫權說“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的名義討伐四方,若順從他便是不順。並且主公所倚仗抗曹,不過是長江天險,現在他占據了荊襄,已經與江東共有了長江之險。我們已經落空了抵當的才氣,以我之意,不如納降,方能保江東無虞。這纔是萬全之策。眾謀士齊說“張大人所見不差”。

隔了幾日,公然兵士來報說“孫權派參軍魯肅魯大人來與劉荊州弔喪,船已經泊岸了。孔朋看了張飛一眼,會心一笑曰“果不出翼德所料,現在大事濟也”。他對劉琦問道“當年孫策亡時,襄陽派人去弔喪嗎”?劉琦說“冇有!孫家與荊州有殺父之,不會行慶弔之禮的”。孔明說魯肅此來並不是真的弔喪,而是為刺探軍情而來。

這時虞翻也開口發難,他說曹公引百馬雄師龍驤虎視,欲平吞江夏,公以為能夠不?孔明對他說,曹操收袁紹螻蟻之兵及劉琮烏合之眾,雖有百萬也不敷為懼。那虞翻嘲笑著說,你們敗當陽,計窮於夏口,又來求救於人,反說不怕曹公,這不是大言欺人嗎?孔明對他說你給我聽好了,我主以數千仁義之師,敵不過曹兵百萬殘暴之眾有甚麼丟人的呢?今我主退守夏口,就是在等候機會。

曹操入城以後,先是岀榜安民,後又開釋了韓嵩,並封他為大鴻臚。他對眾文武說道“劉備已跑到了江夏,恐結連東吳孫權,諸私有何良策,用甚麼戰略可破”?荀攸建議說“丞相可大振兵威,傳檄東吳孫權,約他會獵於江夏,共同擒拿劉備。平分荊襄之地,共締盟好。孫權會驚懼來降,那我們的南征之事便能夠劃個段落了。

孫權從其言,當下遣魯肅齎禮往江夏弔喪而去。卻說劉備在江夏與孔明,劉琦正在議論有甚麼好的體例。孔明說他願往東吳以三寸不爛之舌,壓服孫權對抗曹操,隻要曹操與孫權交兵,劉備便可暫作壁上觀,孫權若勝,劉備能夠整備兵馬以劉琦的名義收取荊州為基業以抗曹操;如果孫權敗了,劉備也能夠趁機岀兵擴大江夏四周的地盤。就是巴掌大的一塊地也好,與曹操漸漸的周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