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教員眼神讚成,“考慮得很細心,看來你這是有備而來,信心滿滿啊。”
劉教員笑著點頭,又丟出一個新的題目,“不過到白叟家裡停止誌願辦事,在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兩邊的安然題目社區這邊有考慮過嗎?”
“劉教員,這是我清算的誌願者活動內容。除了談天捶背外,另有陪白叟下棋,和白叟一起打理花圃,教白叟用電子產品,陪白叟去超市去藥店等等。另有些更小眾一點的,比如我們社區有位剪紙非遺傳人,他很但願把剪紙的技術教給更多的人;另有幾個書法寫的很好,國畫也畫得很短長的白叟,他們想辦個社區作品展覽,也需求有人幫手。”
劉教員笑笑,“你們春滿裡社區找我們誌協合作的是養老項目,我們誌願者疇昔不也是為白叟們辦事嗎?辦事內容和辦事流程上應當差未幾吧?”
“至於經濟上比較困難,或者因為其他啟事不肯意安裝監控的,我們儘量采納社區事情職員搭配誌願者,一起入戶辦事的形式。”
社區養老形式摸索項目停頓得還算順利,顛末幾個月的優化調劑,社區團購活動已經步入正軌,團購小法度也在開辟中了。
明棠之前就和校誌願者協會,另有幾個學院誌願者協會的會長聯絡過,大抵聊了一下,門生這邊都挺感興趣,明天是來找賣力指導協會活動的教誨員的。
劉教誨員四十多歲,剪著很短的頭髮,不高,另有點胖,說話的時候臉上老是帶著笑容,單眼皮的眼睛眯起來,很有親和力。
劉教員笑著拍拍明棠的後背,態度擺在那,已經不消猜了。
“嗯,這個倒是。”
“並且居家的環境和養老院的環境是不一樣的,養老院裡每個白叟的私家物品並未幾,隻要一些餬口必須品。但如果在白叟家裡,一張老照片,一道剩菜,一塊用來蓋杯子的花布,一件故鄉具,都能成為談天話題的切入點。”
重回母校,明棠感覺非常親熱,圖書館,自習室,講授樓,活動場,門生食堂,每一個處所她都很熟諳,都有她曾經的影子。
劉教員聽得當真,有迷惑的處所還會發問,看得出來是在用心體味這個項目標。
“恰好,黌舍誌願者協會這邊,本年也在做調劑,此中一項就是豐富誌願者活動。固然目前誌協的活動很多,但像甚麼為馬拉鬆比賽、公益鼓吹活動供應誌願辦事,跟著做普法鼓吹等等這些活動,一個學期能夠也就能有個兩三次。真正能每週牢固下來的活動,隻要去敬老院和福利院,還是太單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