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_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南亞攻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第二個方向的打擊在加裡曼丹島的馬來西亞,這裡和南邊的印尼具有不錯的石油儲備,英國人和荷蘭人還開采了為數很多的油田,他們將成為華國石油來源的有力彌補。兩個步兵軍和一個山地師的華軍軍隊從馬尼拉解纜,在加裡曼丹島順利登岸,與設想中的狠惡戰役分歧,這裡的英軍軍隊和殖民地軍隊幾近是一觸即潰。數量上的龐大兵力很快轉化為華軍的俘虜,英軍軍官在向新加坡的批示官發的電文中詳細描述了敏捷潰敗的來由――華軍數量龐大,火力完整賽過英軍,推動速率極快,常常采取大範圍交叉戰術,將英軍豆割成一個個互不相連的點,然後再向中間蠶食。他們操縱自行車、摩托車等在叢林中矯捷,這類東西非常合適叢裡中的巷子,偶然候華軍兵士乃至搬著自行車穿越冇有門路的叢林,俄然呈現在我軍火線。

麵向美洲方向的第四戰區是最晚籌辦建立的一個戰區,批示中間設在日本東京,兵力分離在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夏威夷群島、關島等地,職員和兵器設備都很不敷,這與華國總參的計謀挨次有關。

批示中間設在廣州的第三戰區具有三個個人軍加七個山地師,共九十九萬人的兵力,坦克和裝甲車總計1100輛,飛機1900架,火炮一萬三千門。因為作戰工具是處於熱帶、亞熱帶雨林地區的東南亞和南亞,是以第三戰區減少了重型設備的持稀有量,加強了精銳步兵的數量。比如華國十個山地師中的七個屬於第三戰區,最精銳並經曆過日本疆場磨礪的第一山地師、第二山地師、第五山地師、兩個台灣山地師都在這裡,他們將成為第三戰區的前鋒。

給第三戰區形成停滯的,不是協約國動員的兩百萬殖民地軍隊,而是富強的熱帶叢林和極度不便的運輸前提。第三戰區已經在菲律賓的熱帶叢林停止了半年多的適應性練習,火線供應針對熱帶叢林而研製的殊效藥物、叢林作戰設備等都成為第三戰區兵士的標準裝備。彆的在東南亞,卡車等機開東西不必然比軍用摩托車和軍用自行車好用,以是五萬多輛軍用摩托車和二十萬輛軍用自行車設備一線軍隊。

宣戰後的第非常鐘,華軍第三戰區就策動了遍及東南亞的全麵守勢。籌辦已久的華軍兵士早已搭乘運輸船飛行在南海之上,華軍南海艦隊兩艘艦隊航母、五艘護航航母、五艘輕型航母、兩艘五嶽級戰列艦、三艘帝國級戰巡,加上六十多艘巡洋艦和擯除艦構成的龐大艦隊為華軍運輸船保駕護航。上百艘遠洋潛艇在南海周邊遊弋,搜尋協約國的兵艦或者運輸船。可惜他們很難獲得戰果,統統的戰役艦艇已經躲到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在岸基飛機的庇護劣等候最後的審判。在這裡協約國具有十五艘戰艦,此中一艘前恐懼型戰列艦,作戰才氣低的嚇人,英國人將大部分戰艦調回印度洋、地中海和本土,他們冇有才氣在南海和強大的華兵艦隊決鬥,隻好謙讓。這就形成了包含南海、泰國灣、蘇拉威西海、爪哇海在內的東南亞海麵成為華軍的後花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