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結束時華軍已經在中東地區囤積了上百萬兵力和海量的作戰物質,在波斯灣,華軍擊敗英伊軍隊,將戰線推動到伊拉克北方地區。在阿拉伯半島,華軍機器化軍隊縱橫馳騁,擊潰英國人構造的阿拉伯馬隊軍隊,逐步節製戈壁地區的大小部落。在半殖民地化的波斯,華國和伊朗王國簽訂計謀合作和談,華軍租借伊朗三處軍事基地、兩處機場和一處港口,耐久駐紮兩個師的軍隊,練習伊朗軍官和兵士,供應軍事物質,並停止經濟援助。不過為了不使伊朗在這個地區一家獨大,華國又攙扶伊拉克,供應更多的物質援助,公開裡調撥兩國之間的衝突,以此來包管華國在中東的話語權。
物質和兵力的充沛讓協約國信心大增,他們宣稱北非戰役將成為華軍的滑鐵盧,成為天下大戰的轉折點,此次戰役後協約國將開端反攻。這類話火線將領信賴,火線的公眾更情願信賴,但是他們都低估了華國對北非戰役的籌辦程度。
坦克會戰還冇結束,空中會戰就得出成果,華軍以喪失四十五架戰役的代價,擊落聯軍三百三十六架戰役機,迫使聯軍讓出戰區製空權,飛機回到火線機場****傷口,等候火線援助更多的戰役機和飛翔員。龐大的傷亡互換比讓聯軍將領沉著下來,但他們一樣給華軍形成了四十多架飛機的毀傷,並且飛翔員也在交兵中生長起來,這比之前的一邊倒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