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戰之鷹擊長空_第一百零四章,轟炸機不好惹(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從四個角掠過,進犯處於四個角上的轟炸機所冒的風險是最小的。隻是這類體例見效會很慢,在對於真正的大編隊的時候,結果相稱有限。以是最直接的體例還是正麵迎頭打擊。

“侵占火力很強,並且幾近冇有射擊死角。”開口的是阿爾文,“我在幾個機槍塔裡都去看過了。機槍位置公道,12.7機槍的殺傷力也很可靠。我感覺要靠近這玩意兒,必然要謹慎。”

瓦利亞也換上了一架p-47,她現在正四周張望,搜颳著目標。不過轟炸機比戰役機好找多了,特彆是飛翔在高空的轟炸機。在高空,酷寒使得水蒸氣會固結在飛機引擎排擠來的廢氣的小顆粒上,然後發動機就會在天空中留下長長地航跡。每架轟炸機的四個發動機拉出四道航跡,40多架轟炸機,留下的航跡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條銀光閃閃的河道。

“這是個好體例,我們下次就用這個彆例給美國佬一點色彩看看!”

這一天,轟炸機軍隊在科京麵前前後演出了箱式編隊的分解和展開。一天後,又搭載著蘇聯人停止了一次高空轟炸練習。然後,按照兩邊的商定,在一個禮拜以後,蘇聯飛翔員將駕駛戰役機,和轟炸機軍隊停止一次對抗演練。

瓦利亞帶著機群從8000米高度上爬升下來,戰役機的速率一向爬升到800千米每小時。這並不是一個合適精準射擊的速率,但是,如許的速率帶來的超高的靠近率,會給那些菜鳥轟炸機飛翔員很大的壓力。這類頓時就會撞上了的感受,很輕易讓那些菜鳥們做出一些閃避行動。而這些閃避行動,則會迫使其他轟炸機也作出閃避行動,然後引發一個鏈式反應,最後導致全部箱型編隊的崩潰。

“是呀,那東西真健壯,我感覺,彆說射中幾發炮彈,就是一飛機撞上去,隻要不撞在致命的處所,也不見得能把它撞下來。”說這話的是科夫讚。

……

科京走過來,拿起那張紙,看了看瓦利亞的運算。然後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的演算法確切比他的好。

究竟上,直撲過來的戰役機撞上轟炸機的機遇並不高。開戰役機的都是熟行,他們都曉得甚麼時候該拉騰飛機來製止產生撞擊。相反,轟炸機自行閃避倒是輕易激發轟炸機之間的撞擊事件。以是,在練習中,每個菜鳥機長身邊都配有一名教官。他們的一個首要職務就是在那些菜鳥們頂不住壓力想要做閃避行動的時候製止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